武好文道:“官家说的是嫁,不是尚!”

    嫁和尚,一字之差,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赵玉盘嫁给武义勇,那就得跟着武义勇,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如果是武义勇尚公主,那么有点女强男弱,武义勇得捧着让着赵玉盘的意思。

    武好文又说:“你放心吧,庆德公主我见过,凭那等姿容,义勇一定喜欢。而且赵家的公主大都是知书达理,兰心蕙质的,准能让义勇满意。”

    武好古笑了笑:“那敢情好啊,二哥儿,这门婚事愚兄自是满意的。回头再去和你嫂子商量一下,就定下来了。不过共和之国主权在民,义勇和庆德公主联姻,对两国而言,可不是互相结了亲。两国的关系如何,还是应该从长计议,订立条约的。”

    “条约?”武好文眉头一皱,“大哥儿是想要个澶渊之盟?”

    “那倒不必。”武好古笑着,“澶渊之盟名为两国结盟,实为大宋之耻。我燕辽之国,本就是为屏蔽中原而设,怎么能叫中原蒙羞呢?不过我国国小民疲,又养兵数十万,的确入不敷出。”

    还是得要钱啊!

    “要岁赐?”武好文问。

    “不要岁赐,”武好古笑着,“只要两个好处,一是自由贸易之权。燕辽与中原,完全开放贸易,关税协定,不设和买。

    第二,燕辽财入,半数依赖海贸。而海上贸易,是需要商港停泊船只的。所以就想租借京东商市,燕辽的贸易中转之港。”

    “什么?你又想搞个界河商市?”武好文的脸色一下沉了下来。

    武好古笑着:“便是界河商市,也只取了半县之地啊。除了半个清池县(的确是半个县,只是土地面积顶得上寻常的一个州),我可曾拿过半寸大宋的土地?

    而且我也不白拿半个清池县和一个京东租界,可以用河东太原府和平定军的地盘交换。用太原一府和平定一军,换清池半县和京东一市,大宋不吃亏吧?”

    “这个……”

    武好文心想:这倒是好事儿。太原府和平定军的税收虽然比不了天津半府和京东一市,但是在政治上、军事上的意义是半个天津和一个京东市不可比的。而且天津府早就是武好古的地盘了!

    如果武好古能攻下太原府、平定军,用来交换京东市,别说租借了,就是割让也是划算的。

    武好文又问:“大哥儿,你要发兵河东?”

    武好古道:“出兵只是下策,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不战而屈人之兵?要怎么做到呢?武好文心想,本朝的君臣最喜欢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是屈到最后都是给岁币,看着好像被人屈了,也不知道自己的哥哥有什么高招?

    高招当然是要保密的……要不然就是国际丑闻,有损圣贤形象了!武好古当然不能把真相告诉兄弟了。要不然京东租借地就骗不到手了。

    实际上,辽国萧太后早就准备放弃太原府和平定军以换取和宋朝的联盟联姻了。

    在乾州相会的时候,萧太后自然把这打算告诉了武好古,不过武好古让萧太后再等等。他想促成一个三家同盟,自己再充当宋辽之间的调停者,顺便换取京东商市作为租界。

    京东商市是界河商市的复制品,又是幽州海军的摇篮,和商市隔海对望的郁州岛上还有郁州云台学宫这样的实证主义圣地,武好古当然要想尽办法掌握在手中了。

    武好文点点头,道:“如果大哥儿真的能让契丹人交还太原府和平定军,那么租借京东商市应该不是问题。只是朝廷必须在京东商市保留驻兵。”

    “驻兵?”武好古笑了起来,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大清朝还在九龙城寨驻兵呢,有毛用?

    “行啊,”武好古笑着,“京东商市只是我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