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武好古这下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明明是请他们共商共和的,结果都来劝进了……

    封建帝制咋就那么深入人心呢?

    武好古只能摇摇头,“诸位远道而来,国家大事可容后再议,诸位还是先去馆驿休息吧。”

    ……

    所谓的馆驿,其实就是武好古在旅顺的别墅,位于旅顺口西北的一座山丘上,差不多就是20高地的所在。正对着港湾,夏天非常凉爽,风景也好,的确是一个坐而论道的好去处。

    安顿好了北来的鸿儒之后,武好古并没有去向自己的兄弟询问赵佶的意思,而是首先找到了李纲。

    “伯纪,我没有想到你也会劝进。”

    “怎地?我就不能得个劝进的功劳?”

    “你这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啊!”

    “火上烤?连大宋官家都认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你怎不明白?我所立之国,主权在民!”

    “怎么会在民?文潞公有句名言,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士大夫?在燕地和辽东,公民就是士大夫啊!”

    “哦?云台先生没有一统天下的大志吗?要一统天下,光靠武士是不行的……”

    “不是还有云台学士吗?他们做官不必南朝的书呆子强?”

    在一间面向大海,铺上了筵席的静室之中,武好古和李纲对面跪坐。两人面前各摆了一张矮脚桌,桌上放着几样酒菜,边吃边聊。

    听到武好古提及云台学士的能力,李纲只得苦苦一笑。

    云台学士治事的能力,当然远超传统的儒家书生,哪怕他们治学的能力,也比传统的儒生要强多了。

    “云台学士是做事的,”李纲摇摇头,“士大夫是治天下的,这不一样。”

    李纲的意思大概是士大夫是“政务官”,云台学士是“事务官”。在武好古的体系中,也有“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区分。不过宋朝以科举取政务官不同,武好古这边是以考试取事务官,以元老院和执政府任命取政务官。

    李纲道:“天下如此之大,执政府上哪儿去找那么多能治理一方的官员?有那么多云台学士?而且云台学士也不是人人都想做官吧?”

    云台学士是一个泛称,不仅是云台学宫的毕业生,也包括骑士学院、海军学堂、警巡学堂,还有最近刚刚开办的燕山学宫的毕业生,都算是云台学士。只要取得毕业文凭,就能得到公民权。

    有了公民权,他们就能去报考公职了。而且以云台学士的水平,考个公职还不跟玩似的?

    可是从云台学宫毕业的生员,却大多不愿意担任公职。因为天津市的工商业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出路,而且他们在得到公民权后,也就不怕被低级官员欺负了。基本上,只有云台学宫律学院的毕业生,会比较热衷踏上仕途。不过他们担任的,大多也是和司法相关的职位,或者成为高级政务官的机宜。

    比如最近刚刚代替入读骑士学院的武之章成为武好古的管勾机宜文字的苏龠,就是从郁州云台学宫律学院毕业的。

    所以现在幽州政府下大部分的事务官,都是由骑士户、府兵户出身的公民在担任。

    如果武好古想在短期内将共和国的势力范围扩张到整个华夏天下,他的确没有足够的官员可用。

    “而且科举取士也不是为了取材,”李纲喝了口酒,“先生总该明白吧?不过是牢笼智士,使天下英雄入股掌的把戏。先生也许不屑,但是天下太大,治理起来殊为不易。如果没有这一套帝王心术,以共和公民之法。只怕天下英雄会群起而斗。天下,岂有宁日乎?”

    “伯纪不会想叫我学宋太祖吧?”武好古看着李纲发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