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面向中国的最西端。在被迫租借给大周共和国之前,只是一座荒僻的岛屿,岛屿的北部又两个不大不小的避风海湾,形成了两处天然的锚泊地。依着岛上的丘陵,一座座低矮的木质建筑密密麻麻的排列着。也谈不上什么日式中式,就是小小的板屋罢了。在港口一带,则有点天津、旅顺那样的新兴工商业城市的模样。高大的周式建筑随处可见。港口的码头上还摆着许多人力踩踏的吊车——看上去有点像水车。头上绑着白布带子,大冷的天还穿着短裤的矮小的日本劳工,正在穿梭往来的搬运着大大小小的货物。

    港口码头上面,到处都是货仓,海面上到处停泊着周国的商船兵船。什么样子的都有。有旧式的广船、福船,也有新式的‘真理’型,也有一些是真理型的改进型号,加装了软帆。

    所有的船都挂着周国的万符旗号,船籍都落在大周共和国。

    至于他国的商船,是不许进入平户、博多、难波、佐渡岛这几个日本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

    根据大周共和国和日本国签署的一系列条约,大周共和国是独享日本国几个通商口岸的“自由贸易”权的。

    也就是说,只能日本国只能和大周“自由贸易”,不能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

    构成平户港的这两个海湾共用一个入口,入口的宽度不及二里,两侧都是丘陵。依着山坡各有两处炮垒,用来封锁港湾。

    炮垒并不是棱堡结构,而是传统的夯土城垣,只是面向大海的一面拥有避弹的坡度。大炮就架在城垣的高处,是18斤长炮,两处堡垒各有12门。

    港口内部,又分成南北二湾,其中靠外的北湾是商港,靠内的南湾才是军港。

    体型巨大,外壳涂成黑色“东洋”号在一艘港口的引航船的带来下,缓缓驶入了位于平户南湾的军港。

    军港周遭非常森严,南湾入口非常狭窄,只有几十丈宽,有海军的快船巡逻,禁止未经允许的商船入内。

    军港码头上也很清冷,看不到日本劳工,也没有舰船停靠。

    码头附近,则是一座夯土的城堡,城堡规模不小,四方形制,城墙上飘扬着万符旗,应该是大周共和国在平户的重要据点。

    武义勇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有些狭窄,不过也没什么特别险要的山岭,都是些低矮的山丘,清理一下树木就能修建军营。

    整个岛屿的面积似乎不小,足够摆上几万人的大军。

    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岛上的淡水多不多?

    如果没有问题,这个平户岛应该可以作为日本派遣军的大本营所在!

    正盘算着要在平户设立征日大本营的时候,飘扬着万符旗号的“东洋”号已经缓缓靠上了码头。

    码头上早有一些人在等候。都穿着利落的窄袖长袍,头戴平帻巾。不用说都知道是平户驻军和总督府的官员。笑吟吟的等着战舰靠上码头。

    和他们站在一起的,还有几个戴着高帽子的家伙。这个时候从甲板上面儿已经看得分明,应该是些日本国的官员,看着巨大的大周战舰,个个都张着大嘴,目瞪口呆。

    这几个日本官儿都是太宰府驻平户的贸易司官,为首的一人名叫惟宗能言,是摄政关白藤原忠通的家臣。负责管理藤原家在日向国的几个田庄。

    因为左京大夫藤原家隆出任了太宰少贰,所以就跟随到肥前任职,被派驻平户岛担任贸易司正。实际上负责和大周的外交事务。

    这年头日本国公家出身的高官都是一派废柴宅男的作风,哪怕被打发到地方上做官,也不管什么正事儿,也就是泡妞、和歌、茶会。就跟《源氏物语》里面的光源君差不多,比起大宋的一帮科举士大夫差远了——没有最废,只有更废。

    不过这帮废柴公卿手下都有一些能帮着欺压良善的走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