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王、天下兵马副元帅,京湖、江南宣抚大使的旨意,还没传到襄阳府,赵佶这边,已经陷入了手足皆无措的状态之中了。

    赵楷、武美娘在江南二圣临朝之事,一下子就把赵佶和荆楚军置于不上不下的境地了。

    得不到江南的支持,光靠荆楚这点地盘是没有办法立国的。毕竟现在的荆湖南路还没发展起来,荆楚的核心就是江汉平原。

    这点地盘怎么可能东抗江南,西敌长安?

    原本赵楷没有称帝时,大家还指望太上可以复辟,这样合荆楚、东南,说不定还能逆江而上收了巴蜀。

    这样俨然也是南北朝的局面了。

    可现在江南居然选举赵楷当“素王”了,而且还公然指责赵佶派兵抢夺徐州金银(其实不是他抢夺的,他只是截了个胡),一下子就把他推向了对立面。

    而没有了江南的支持,赵佶和荆楚这边一下子就被动了。

    在拥护赵佶复辟不可能的情况下,关中的赵桓就是名正言顺的官家。

    当然了,这年头官家也贬值了,也不是一定不能反对。

    可如果这个官家不会侵犯大家的利益……大家伙凭什么跟着赵佶去反对合法的官家?

    襄阳府,皇宫。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了,就看见王黼、余深和梁师成三人脚步匆匆的赶来了赵佶的御书房。

    梁师成第一个走到赵佶跟前,带着哭腔汇报道:“陛下,陛下,官家的旨意到了,封康王为襄阳王,天下兵马副元帅,京湖、江南宣抚大使了……”

    “什么?”赵佶眼前一阵金光直冒,差一点就要晕菜。

    梁师成连忙上前去扶了一把,“陛下,陛下,您可千万保重啊!”

    赵佶的神经也真是粗大,遭了这样的打击也没要晕死的意思。

    只是咬着牙道:“真是朕的好儿子!一个比一个好啊!”

    他回头问:“九哥什么意思?”

    “康王殿下……”王黼接过问题,“已经接旨了!”

    “岳和呢?宗泽呢?韩肖胄呢?”

    “宗泽、韩肖胄都不知去哪儿了,岳和倒在殿外候见。”

    “快快,快宣岳和觐见!”

    “武好德!武好德呢?”赵佶忽然大喊道。

    岳和很快就出现在赵佶跟前了,没等他行礼,赵佶劈头就问:“情形如何?”

    “陛下放心,”岳和道,“襄阳驻军扔在掌握之中。”

    赵佶吐了口气,“宗泽、韩肖胄如何?”

    “陛下,臣不知。”岳和顿了顿,脸上露出了为难的颜色。

    “怎地?”赵佶问。

    “长安天子的旨意终是瞒不住的,等军中将士知晓后,军心一定动摇……我荆楚地狭兵少,不可能在三国之外自成一体的。所以……”

    “快说!”

    “所以还请陛下在长安、江宁之间早做决断!”

    “什么?”赵佶一听火就上来了。

    这哪里是要他早做抉择,分明就是要他给自己寻个养老的去处啊。

    “不去!朕哪里都不去!”赵佶怒吼道。

    “陛下误会了,”岳和马上说,“臣是请陛下换个朝廷再做太上……”

    这叫什么事儿!赵佶听了都有点哭笑不得了。

    “不过……”岳和又道,“不过康王已经接旨了,如果陛下要做江宁的上皇,这康王就必须处置了,要不然军心怎会安稳?康王……可是长安天子所封的襄阳王、天下兵马副元帅,京湖、江南宣抚大使啊!”

    “处置?”赵佶看着岳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