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才知道,就是个又破又窄的贫民窟,还有几十万人快饿死了,也不知道老三这个元首能有什么辙?”

    武义勇嘟嘟囔囔嘀咕的时候,他的好兄弟武义久已经接到了河南军团督军司的报告。差不多同时送到的,还有河北军团(原河北西路军团)、京东西路军团(进入兖州的周军)、太行军团(负责围攻磁州的周军)、京东东路军团(跨海在山东半岛登陆的部队)的报告。

    太行军团和京东东路军团报告的消息还算不错,其余三个军团的报告居然都是以坏消息为主!

    地盘是打下来不少,但是摊子却因为黄河决口而烂到了家!

    黄河决口不仅淹没了大量的良田,造成不计其数的百姓流离失所,而且切断了北方的漕运主干道,使得辽东的粮食无法及时运到河南。不仅河南战场上的共和军陷入了补给困难,连带着开封府的几十万上百万人也快断顿了。

    “三郎,”天津北市,武家河边大宅内,武好古问前来问安的武义久,“执政府有办法救济开封饥民了?”

    显得有些疲惫的武义久道:“开封饥民不麻烦,无非就是北行就粮……几十万人的吃食嚼谷,咱还拿得出来。京东军团上报说,发现东海国正用船只迁移徐州、海州的民户。他们清空了徐海大城,咱正好把开封府的民户填补进去。就是来来往往比较麻烦,花费一点罢了。”

    话说得轻松,可是武三郎的眉头一直展不开来,显然是心事重重。

    “黄河怎么办?”武好古问,“就这样任其夺淮南下?”

    “河工的确是问题!”武义久苦笑着,“具体怎么办,孩儿也不知道,得等工部水利司的都料大匠勘察之后,再议出个办法。

    不过总归是个大麻烦了!杜充此贼,真是罪该万死啊!”

    他顿了顿,“而且这烂摊子也不是咱一家的,赵楷那边也得承担一点吧?现在他是要弃徐州、海州了,看来淮北都会放弃,以后就是淮河为界了……黄河夺淮入海后,淮河就很容易泛滥,治黄治淮是一回事儿了!总得两方面协调吧?”

    其实治黄、治淮的主要麻烦是大周这边的。

    因为赵楷可以退避江南,把淮南当成一个缓冲区,也就不必太在于洪水了。

    而新周这边不能不要徐州和海州这个经济圈,要不然新周的工商业就只剩下一个天津了。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在接下去的许多年中,治黄治淮,以及重建中原的运河系统就成了摆在新周共和政府眼前的两件大事儿了。

    “赵楷应该会在江宁府登基……合江淮、江南十数州为国,一个东宋是没有问题的。”武好古建议道,“咱们和东宋之间的烂仗要不先停一停?先想办法把黄河、淮河治一治?”

    “共和执政府也是这个意思。”武义久叹了口气,“一统天下看来是不行了……大哥的河南军团,马扩的京东东路军团都快断粮了。而且河南、京东到处发大水!黄河泛区有上百里宽,茫茫无边,都快成海了。

    流民也起来了,光是河北、河南、京东就几百万人流离失所。这可都是咱们华夏的子民,可不能让他们就这样饿死掉……”

    新周和东宋毕竟是诸夏政权,而且一个是共和为国,一个是合众为国,也不能太罔顾民生了吧?

    而且两国都是殖民帝国!可以开辟海外殖民地来安置国内的流民,几百万人是运不出去的,但是几十万人还是有办法安排的。

    所以一统天下的事儿,暂时只能往后推一推了。

    “钱呢?”武好古问,“钱从哪儿来?救济和安置难民,治黄、治淮,还要在新占各地建立政府,安置骑士、府兵,看来得花费许多吧?咱们还有钱吗?”

    一提到钱,武义久也忍不住叹息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