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打没了,他的麻烦可就大了!

    “宣帅,你就放心吧!咳咳……钟哥儿和五哥儿都是带老了兵的,而且还有一干机宜辅佐,绝不会有错的。”

    说话的是慕容忘忧,老头子最近病倒了,脸色蜡黄,拄着拐棍,还不住的咳嗽。

    他本来在界河商市的宅子里养着。因为黄植生带着20000建筑工人出征,动静颇大,他才跟船到了赵家堡。

    “老先生说的也是!”武好古点点头,又看了眼黄植生,“四郎,河间大营全都靠你了!这座大营可不是用几个月,说不定得用上几年!所以一定得修得固若金汤……先用夯土,等来年春暖水涨后,还要用砖石包裹。另外还要注意防洪,万不可让契丹人用水攻。”

    河间大营是用来困住燕京城的,先是一个立足的据点,然后再依托这个据点修建围困的长壕。

    同时武好古还会展开统战工作!把大营修在析津府城外面,还慢慢的挖掘长壕,这可是大宋人民满满的诚意啊!保管析津府城内的燕地豪强们都回到一个桃花石的正确道路上来……

    当然,这个过程必然是无比艰难的。因为对辽国而言,燕京城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地盘,而是国家存亡的关键!

    失燕京,契丹人就失去了号令大漠草原黑水白山的威信!

    而北国从来不缺各种“敢达”,到时候群雄蜂起,别说耶律延禧要扑,就是换阿保机来,面对一群吃斋念佛的契丹国族,估计也是束手无策。

    “宣帅放心,”黄植生笑着,“某手下可有不少天下第一等的都料和大匠,界河商市都是他们建起来的。一座大营还能难得住他们?”

    “好!”武好古笑着冲赵钟哥、慕容鹉、黄植生三位一拱手,“那就拜托三位了!三位不仅肩负着俺们界河商市的将来,肩负着燕地的将来,更肩负着整个天下!”

    ……

    马蹄声隆隆如雷一般响动。数千铁骑,只是簇拥着大辽天子耶律延禧走在前头。

    在他们身后,是无数黑色的旗帜翻卷,更有无穷无尽的骑兵步卒跟随。大辽天子亲率的主力,终于进入了大宋的疆土。

    在耶律延禧身后,除了契丹宫分军的正兵辅兵,还有从涿州、易州调集的京州兵。步骑足足五万有余,军资经过竭力搜刮涿、易二州的土豪,也凑到了足可供应大军一月以上的数目。

    不过这些军资只是以防万一之需,谁也不会认为进入大宋境内后会打不到草谷。

    所以每名辽军将士,脸色都是喜洋洋的,金鼓声中,欢快地向前。只有耶律延禧的眉头总是皱着,脸上更有抹不开的忧愁。因为他很清楚,辽国现在正面临巨大的危机!此战是以打促和,如果能够成功,大辽还能转危为安。若然失败,那么这个曾经威震天下的帝国,就要苦苦求生了。

    队伍前头,几十骑快马奔来,当先一名骑士,正是耶律延禧最信任的大舅哥萧奉先。

    现在耶律延禧的大军已经进入了宋国的广信军境内。广信军虽然是军州一级的建制,但是所辖的地盘很小,比沧州清池县和辽国的武清县小太多了。而本就不大的地盘,除了小小的遂城城堡还在宋军手中,其余都是辽国战马奔驰之地了。

    而临近广信军的安肃军和保州北部情况也差不多,宋军只是固守着几个城堡要塞,大部分的地区都被萧奉先指挥的骑兵所控制。

    大辽的弓马还是无敌的!只要别遇上界河铁骑,哦,以后还有生女真铁骑就行了。

    “陛下,马留守在定州收获颇丰,现在汉军主力已经携带物资,驱赶宋国的青壮,退过了安阳口铺。马留守本人则亲率精兵殿后,徐徐而退,吸引宋军北上!”

    “宋军上当了?”耶律延禧问。

    “宋军约20000人已经出了定州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