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撤往了博多,伤亡并不是很大。”

    阿比留家当然不会像后来的日本武士一样随随便便就为主上殉死了。因为他们还不是真正的武士,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可以效死的主君。

    如今的日本国还没有建立起武家体制,尚处于公卿政治的末期。所谓的“武士”,一部分是朝廷的武官(高级武士),譬如直属于白河法皇的北面武士就是这一类高级武士。不过大部分武士,都来源于寄进式庄园的庄头家族。

    所谓寄进式庄园,就是日本各地方的土豪,为了规避朝廷的赋税、徭役和兵役,将自己的土地和农民“献给”权贵、寺院、神社,以换取“不输不入”的特权。换言之,就是土豪们向权贵交钱换取庇护,而不是权贵赐下土地换取武士的效忠。

    在这种制度下,指望阿比留家为了上一级的权贵效死是不现实的——如果这些地方土豪都肯为了他们名义上的主人(通常是公卿)殉死,那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武家时代了。

    所以在面对压倒性优势的敌人时,阿比留家族选择逃亡也是无可厚非的。

    武好古看着眉头紧皱,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武藤亲一,“亲一,高丽国的军队,是乘坐着沿海市舶制置司提供的战船去往对马岛的!”

    武藤亲一又是一愣,“主公,这是为何?”

    “自然是为了促使日本开国!”武好古提高了嗓音,义正词严地说,“日本自闭国门已经200年了,在这200年中,日本不仅妄自尊大,自以为天朝上国,而且拒绝接受儒家天理教化,自绝华夏,甘为蛮夷。对于博士团的好言劝解,日本国的权贵则当成了耳畔之风,甚至拒绝博士团的使者去平安京面见法皇。

    如此愚顽之辈,难道不应该敲打震慑一二吗?”

    “主公所言甚是!”武藤亲一可不敢顶撞武好古这个主公,连忙拜伏称是。

    武好古点了点头,注视着武藤,“亲一,既然你也同意我的看法,那么你愿意作为一名布道博士,去博多开设书院,招收弟子吧?”

    “臣下愿意。”武藤道,“只是太宰府会同意我们在九州传播儒家天理吗?”

    武好古冷笑:“韩寇大至,难道还敢坚拒大宋天朝吗?想那白河法皇还不至于昏庸如此吧?”

    他顿了顿,“而且日本国并不知道韩人是乘坐大宋的战船前往对马岛的!你去了日本之后,也不得泄露此事。”

    “喏!”

    武好古又点了下头,“好,那么明天就为你举行学成之礼和入团之礼,从明天起,你不仅是我的家臣,还是一名博士团的布道博士,当要牢记使命,以传播天理于四方为己命。”

    武藤亲一再一次拜伏于地,大声道:“臣下自当为博士团效死!”

    ……

    今日要参见武好古这个博士团大团长的还不止武藤亲一,在武诚久带着他离开大团长公厅后,早就成为博士的耶律大石、萧铁牛和韩大狗三人,走进了觐见室。

    “学生耶律大石,拜见恩师。”

    “博士萧铁牛,拜见大团长。”

    “博士韩大狗,拜见大团长。

    三人行礼完毕,就一字排开跪坐在武好古跟前,其中耶律大石坐在中间。武好古看着这个已经生得高大魁梧,五官棱角分明的青年博士,“大石,听说你想回辽国去考进士?”

    “学生确有这个想法,”耶律大石回答道,“学生毕竟是大辽太祖皇帝的八世孙,同时学生也想趁机将恩师的大道布之于大辽。”

    武好古的“道”其实已经在大辽传播了,不过却主要在邻近界河商市的南京道传播,在大辽其他地方,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儒家实证派。

    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因为武好古并不热衷于在辽国境内“布道”;另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