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精锐。

    而在秦王川军前,高永年和种师极并没有成建制的“选锋”部队——这样的“选锋”部队看着有点像五代唐季的牙兵!还是有点犯忌的。所以西军各家将门虽然都养了冲锋陷阵的效用士,但是各家的效用都不多,而且平时也不会组成行伍进行训练。只有在战时,才会根据需要集中起来运用。

    因此这些效用的个人能力虽然突出,但是团队作战的能力并不强,要不然历史上的西军也不会被穷途末路的辽兵给一顿好打了。

    而在今天的战场上,高永年和种师极则从军中选出了1000名效用士充选锋,由种师极的弟弟种师中亲率。他们并不是甲骑,而是重步兵,个个都配备了重甲,使用长枪或刀盾杀敌。

    现在这千名效用还在高永年和种师极的中军附近待命,为了节省体力,也没有披坚执锐。

    他们得等到“箭阵”将敌人的士气消耗的差不多了,才会发起突击。

    ……

    由如雷霆一样的战鼓声,突然从秦王川的上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声声清脆无比的梆子声。

    梆子声响过之后,就是连成一片的“嘣嘣嘣嘣”的弩弦响动!无数只神臂弓射出了箭镞,从西夏军的旁牌上空急速飞过,直扑百五十步外的西夏负赡兵而去。

    站在前排的负赡兵们仿佛早就知道自己要挨弩箭射击了,全都举起了木盾。不过还是因为遮蔽的不够牢靠,被射倒了不少。惨叫的声音顿时就在西夏军阵中响起了起来,不过却很快给号角声给盖下去了。

    号角是西夏军前进的信号。

    负责压阵的党项军官马上大声催促起来,迫着不大情愿的负赡兵们乱纷纷向前。今天这些炮灰们也带着弓箭、盾牌和战刀。

    不过他们的弓箭可够不着150步以外的目标,必须向前推进至宋军箭阵几十步外,才有可能反击。

    而在他们推进的过程中,本就散乱的阵型就会变得更乱,从而让木盾和旁牌(旁牌当然得拎着一起向前了)难以遮护,伤亡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增加了。

    如果他们不向前推进,那么一轮一轮神臂弓的齐射则会迅速降低他们原本就比较低迷的士气……

    如果直接投入骑兵冲击的话,因为神臂弓的射程太远,破甲能力又太强。在党项人的铁鹞子冲近之前,足够发射四到五次,同时至少还有两轮以上的弓箭打击。在这种密集的箭雨打击下,哪怕是铁鹞子也给射成了铁刺猬。就算他们能扛下来,也没有余勇再去突破宋军长枪手的防御了。

    这大概就是宋军的弓弩大阵最让敌人头疼的地方了。

    而和宋军打生打死那么多年的西夏,也摸索出了一招对付箭阵的办法——就是拼炮灰!用负赡兵或是撞令郎这种“族外兵”去消耗宋军弓箭手的气力,然后再投入精锐冲阵。

    这也是铁鹞子和卫戍军这样的精锐要配备三倍于己的负赡军的原因——他们并不是单纯的辎重兵,同时还是消耗宋军弓箭手力气的炮灰。

    在统万之战中,察哥大军的惨败其实也和负赡军根本无法对抗长枪兵、猛士兵以及御马直骑兵的突击有关。

    不过在秦王川之战中,察哥的炮灰战术还是有点用的,至少他的负赡兵能在宋军的箭雨中坚持一段时间,同时还能用配属的弓箭进行反击。只是宋军的弓弩手和枪手、刀盾手都披着坚甲上阵,西夏负赡军的弓箭又能对他们造成多大的伤害呢?

    “选锋披甲!”

    高永年大声下令。同时他已经从马镫上站立起来,伸着脖子观看西夏军战线上的薄弱环节。

    使用选锋突击也是一门学问啊!

    突击都是短促而猛烈的!因为西贼会出动骑兵进行反突击……所以必须见好就收。因而就得选个好地方下手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