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兀纳的一个亲信在旁回答:“要不是这场大雪,两天就能走完。可是现在积雪太深,儿郎们又疲惫不堪,一日能行个二三十里就不错了。只怕还要三天才能到宁州……到了宁州就好了,宁州有百姓,就能筹集到粮食了。”

    “可宁州是渤海人占多数的地方啊!”一旁的萧奉先插了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咱们大契丹,就是太相信他族人,才落得今日下场。”

    萧兀纳的回答,只是一声长叹。

    ……

    在另一条被积雪覆盖的道路上,万余渤海人的步兵,正用两只脚在迂回包抄,插向复州和宁州。

    不过他们这些人,却在郭药师的率领下走得飞快。什么寒冷,什么积雪,什么疲劳,统统不在话下!

    所有的渤海儿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打到辽阳府,再建渤海国!

    顺化城一战,算是让这些渤海奴一夜之间翻了身。

    契丹不过如此!

    十几万大军被大渤海的六万儿郎击溃,仓惶北逃。辽海冰原之战中,幽州军也只是击败了和他们数量相当的辽军,而且还取了冰海碎裂的巧。

    而顺化城一战,可是实实在在的大战!大渤海以一敌三(夸张一下),大破契丹。看来“渤海三人成一虎”的古语一点没错啊!

    大渤海,才是东京道的主人!

    血统上混合了汉人、渤海人、熟女真的郭药师,虽然也几天几夜没合眼了。可这个时候偏偏兴奋到了极点,一点都不觉得疲劳。他骑着一匹从契丹人那里抢了的毛色鲜亮的战马,走在行军队伍的前列。

    几匹探路的游骑从前方飞奔而来,到了郭药师跟前才勒住战马,大声报告:“郭总管,复州的辽兵都撤了!复州城内的渤海右姓豪族,已经控制了城池,就等着咱们去接管呢!”

    郭药师大笑了起来,拔出腰刀,指着前方,大吼道:“前进,进复州!”

    ……

    马植的八万大军这时也开到了顺化城下,还围了城……

    把高永昌、高永福两兄弟和他们的四万多渤海兵围困在了城内!

    这个事儿好像不对,不过也在情理之中。马植和高永昌,其实都是军阀,都是为自己而战的。

    高永昌居住了顺化城,也得到了城内还没有烧毁的几十万石粮食。在乱世中,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资本啊!

    有了粮食就能聚兵,有了兵才能争霸。

    而马植则是有兵无粮。他的八万精兵没有这么消耗,实力是非常强大的。可以说在目前东京道,论起军事实力,幽州军和生女直后,就是马植的八万精锐了。

    可是有兵无粮,他的实力就有点虚。武好古一道命令,就能强行把他的兵马收编了——因为马植的资历和辈份太高,马政、陈剑还真不好动他,所以也没提收编的事儿。

    不过马政、陈剑也借口粮食紧张,只借了两千石面粉给马植。

    所以有兵无粮的马植,现在就盯上了守着个大粮仓的高永昌,还来了个狮子大开口,要借粮十万石。

    高永昌当然不肯,他还打算用这些粮食去招揽渤海百姓和熟女真充军,扩大自己的势力呢。

    结果马植居然不怕撕破脸,发兵围城,摆出要吃掉高永昌的架势。

    这下高永昌可慌了神。他倒不是害怕马植的兵,而是很清楚马植和武好古的关系——马植也是共和国的大股东!

    “良嗣兄,你这是做什么?”

    高永昌赶忙带人出城,在两军阵前和马植展开谈判了。

    马植笑了笑:“不做什么,就想要十万石粮食,得了粮食,某家便去开、定、宣、保四州占个边角。不碍你们大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