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在我军抢下天雄县(尚未成立)境这片狭长、曲折的山间谷地前,卡玛王国军队若循小卡鲁高原西进进攻我国,其部众必需在天雄县境内休整、补给,甚至召集兵员,然后方才有能力采取下一步军事行动。之所以如此,其实还是因为小卡鲁高原西部干旱、贫瘠,小规模部队还好,大规模进军必然困难重重,而即便勉强行过来,其部众也必然疲累欲死,短时间内没有再战的能力,急需找一片水草丰美之地进行休整。而在我军将防线推到天雄三镇一带并逐退了附近的卡玛王国附庸部落后,我军就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战略优势,大小卡鲁高原已成了我们的天然屏障,卡玛王国大军若要来,太难了。”天雄镇工地外的一顶军用帐篷内,南非驻屯军司令谢汉三少校仍在回忆着赖尼德给他分析的敌我两方现状。

    这个前哥萨克军官指出,天雄县境水草丰美、河流纵横,是重要的农牧业基地,科萨人在跨越四百里干旱地区后,如果不能在此获得食水补给,那么就得从后方长途转运粮草,这对于生产力落后的卡玛王国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其次,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修起大量堡寨不光是天雄三镇,还有与之配套的其他小寨堵塞山间孔道之后,压根没有什么攻坚能力的卡玛王国将望城兴叹,只能彻底坐视东岸人占领、消化这片土地。

    “天雄之于卡玛,犹如横山之于西夏、幽云之于契丹,得之进可攻退可守;失之战略主动尽失,四百里瀚海天险为敌我所共有。”说到最后,这厮还有怪模怪样的强调说了这么一段话,令谢汉三大为惊讶不意三十年来这厮日夜苦读,汉学水平精进若斯。

    赖副营长最后说,卡玛王国主力不在于此,屯驻在大小卡鲁高原上的多是一支偏师而已,他愿意率南非骑兵营四百骑,多带马匹、装具、草料、食水,沿高原西进,日夜兼程一百多公里后即可抵达水草相对丰美的地区。那里的科萨黑人部落不少,且警惕性一定不高,如果采取突然袭击的话,一定大有斩获!

    谢汉三一开始对此有些犹豫,盖因南非骑兵营这支部队组建至今,训练精熟,历经无数战斗,是南非驻屯军辖下一支极为重要的部队,不可轻易有失。此番赖尼德想要奇袭小卡鲁高原,这是极为冒险的军事行为,对于谢汉三这种信奉靠实力平推的指挥官看来并不可取。不过,这种奇袭行动一旦成功,其利益也是非常巨大的,因为东岸人可以将防线推到小卡鲁高原东段。届时不但西边这里成了大后方,还从侧翼对英国人的地盘形成了战略包围,使其首位不能相顾,战略意义极为重大。

    也正因为如此,谢汉三少校在思虑再三后,还是勉强同意了赖尼德的计划,并将南非驻屯军司令部的一些斥候也交了过去,使其麾下骑兵数量达到了四百三十余骑。后来,谢汉三还与地区行署的焦专员协商,从南非军马场内征集了九百余匹战马,统一配给了赖尼德所部,使其做到了一人三马,机动力大增。

    10月28日夜,赖尼德等人辞别了谢汉三,带着数名投诚黑人作为向导,一行四百多骑经规划中的泰宁堡北出,悄悄进入了小卡鲁高原。他们没有傻到走干燥贫瘠的灌木草原,而是沿着一条曲折的河流向西北方行进,这条河水源虽然不是很丰富尤其是在干枯的冬季但走上一段总能遇到一些残存的水泊,可以供人畜饮水。而且河流旁一般路较好走,还能找到一些适合马吃的草(马可不像羊那样能啃吃多次灌木下方的嫩芽),这对于长途行军来说非常重要。

    10月30日下午,在经历艰难跋涉后,他们这支部队终于走出了连绵的群山,进入到了平坦的草地上。在这里,他们意外地遇到了一支行进中的黑人小股部队,人数大概在三百来人的样子,赶着一群牛羊,挎着刀枪,也不知道是去贸易呢还是抢劫呢但不管他们的目的如何,东岸人是来抢劫了!

    赖尼德一声令下,在这帮科萨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四百多名骑兵高举着军刀,如旋风般扑了过去。平坦干燥的沙地上无遮无挡,敌人又正处于行军状态,队伍里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