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过是行皇帝之实的娘娘,假借着别人的威仪。

    可是今日,她却仿佛这里就好似是自己的家里,她一步步走近的时候,靠近红柱,会禁不住的伸出手,摩挲着柱子,柱面光滑,却又有一丝斑驳的痕迹,这座大殿已经太久太久没有修葺,它就这样无声的矗立于此,不知历经了多少的事。

    韦后走上了銮殿,而后跪座在了御案之后,这是她夫君的位置,可是她的夫君从来不知珍惜。

    她看向殿下,再去看那些柱子,发现当自己走过的时候,那些柱子何其的伟岸,可是现在,从这里去看,又发现那一根根的红柱居然是如此的渺小。

    她就这样跪坐着,纹丝不动,不知疲倦。

    天色已经渐渐的暗淡了,殿内和殿外已经一片乌黑,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没有一丝的光亮,在这夜幕之下,似乎白日的喧嚣和嘈杂也都已经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

    乌黑的大殿里,韦氏依然高坐,她想……假若紫微宫的那个女人若是清醒,也会用这样的方式去面对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吧。

    骤然之间。

    外间突然突然传出了火光,一点点的光亮,透过了窗格星点的透进来,火光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还有那脚步声,那皮靴子踩在宫中地砖上特有的咔擦声响,声响很密集,仿佛有千军万马而来。

    韦氏抿了抿嘴,她默然无声。

    卡咔咔咔咔咔咔……

    那无数的火光像是已将整个大殿围住,接下来,脚步声尽都停了。

    整个大殿被透进来的火把光线照的通亮。

    接着,便是安静,无比的安静,一丁点声音都消失了。

    外头的那些人,有十个吗?还是一百个,亦或者是成千上万?

    他们没有发出声音,仿佛连呼吸都已经凝住,都已经停止。

    等了半晌,有了声音,是一个人的脚步声,一个人徐徐的走进来,脚步从容。

    韦氏认得他,化成灰都认得。

    这人走到了殿中,然后拜倒在地,朗声道:“臣金吾将军韦厚林见过娘娘,娘娘千岁。”说罢,他郑重其事的将头垂下,磕了个头。

    韦氏没有做声,只是幽幽的看着他。

    韦厚林抬眸,他的声音洪亮无比,声振屋瓦:“娘娘临朝,亲信奸人,而疏远贤臣,使忠臣外放于野,小人盈于朝,如今已有数年,乃至天怒人怨,百姓惶惶,更有甚者,娘娘弑杀太子,以至人人侧目,天下之人,俱都起兵征讨,以有道而伐无道,如今义兵已至国都,京师震动,群臣不安,臣虽娘娘族亲,亦怀大义之念,而今兴兵入宫,不敢诛娘娘以正君侧,唯请娘娘退皇后位,下诏请魏王殿下入宫,主持大局,如此,天下幸甚,百姓幸甚。”

    韦氏冷笑,她不禁道:“是吗?那么……若是本宫不肯呢?”

    韦厚林面无表情:“娘娘若是不肯,臣为社稷计,唯有痛下杀手,以安天下。”

    韦氏咬牙切齿的看向韦厚林,厉声道:“韦厚林,你是本宫的弟弟,本宫是你的姐姐。”

    韦厚林的脸上仍是木然,不见任何情感的波动,他掷地有声的道:“臣无私念,唯有公心,还请娘娘三思而后行,莫要令臣为难。”

    “哈……”韦氏笑了。

    新书庶子风流,恳请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