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首领,他们所控制的部民以及占据的地盘都是最多最大的,须及时妥善安抚。

    如今这三支势力首领都急于确定自己的地位,有求于中华天子,是册封并划分其新领地的最佳时机。况且如今洪水将至,原共工部的这么多部民,也可提供大量人力、物力帮助治水。这一切,都需要有人去负责指挥实施。

    重华大人在朝会上公开提出此事时,有关的各方势力私下里早就商量得差不多了,包括三位首领各自的地盘以及所属的部民,基本上都已经确定了大致的范围。

    天子册封伯君,同时也要划分出其部族领地,按中华礼法,这在通常情况下是不能改动的。想占据受正式册封的领地之外的地盘和其他利益,就得想别的办法。

    比如缙云部的部族领地是明确的,没有重大理由轻易不得更改,更改也必须得到中华天子和天下各部的确认。所以三苗想侵占原共工部领地上的好处也得用别的手段,比如以私人名义出低价买下土地和奴仆,更间接的方式,是让一些小的部族依附于缙云大部。

    但不论怎么做,共工部撤封之后留下的利益,是任何另一个部族单独吃不下的,中华天子也不能留下权力以及治理的真空,所以需要再册封几位伯君,并划明其部族领地。

    共工大部分崩为多支势力,这三位首领想趁乱而起,确立受天下各部公认的伯君身份,当然要得到盟友的支持。其中一位是缙云部在暗中支持的,另一位黎民五大部共同支持的,还有一位是重华大人亲自扶植的。

    重辰部倒也想扶植一位,可惜他们原先与共工部势同水火,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这件事已经在朝堂上公开提出,其实也就差不多可以决定了,不料重辰氏大人昆吾又站起来另有提议。他向天子举荐另一人为伯君,并把地盘都划好了。

    在座的西岭大人吃了一惊,因为昆吾举荐的竟是虎娃!再看众人的神色,包括重华、侯冈在内皆惊讶莫名,看来大家事前对此议皆不知情。

    昆吾提议,在原共工部与重辰部相邻的一片超过百里方圆之地,应成为一个新的部族领地,并册封虎娃为其伯君。至于原因,他则说了好几条。

    首先在帝子丹朱南巡时,奉仙君揭穿“蛊神”之谋,就已为国立了大功。其次在重华大人为南方战乱冲突公断时,奉仙君到场帮助各部查明了真相,再次为国立功。

    最后还有一个理由。想当初共工部谋僚计蒙,为挑起重辰与黎民的冲突,屠戮了奔流村一族。而奔流村一族则是奉仙君的奴仆,共工部理应认罪赔偿。如今共工大部撤封,那么就可将其原领地划分出一块,册封给奉仙君。

    但奉仙君虎娃的身份特殊,他已是一位属国之君,其统御的国境离得很远,莫名再跑到原共工之地拥有一块伯君领地,未免有些不符常理。而昆吾早就料到这一点可能会被人提出质疑,自己就先把这个情况说出来了,并指出这并非没有先例。

    虎娃如今已是奉仙国国君,但他在巴国仍享有彭山封地与彭铿氏封号。此番奉仙君率巴国军民防治洪水,在很多场合仍然是以彭铿氏大人的身份。巴君都能做到的事情,中华天子有何不能为呢?不妨也照此特例办理。

    重辰氏大人昆吾郑重宣称:奉仙君虎娃数度有大功于中华、而共工部又应补偿他,理当得此封赐。

    那片领地中原本生活着几个小部族,他们因为地域的关系无法依附于缙云部,同时也不想依附于新自立的三位君首。经过重辰部的“沟通”与“劝说”后,已答应成为彭铿氏大人的部民、尊奉仙君虎娃为其君首。

    至于重辰部是怎么劝说的、那些小部族又是怎么答应的,昆吾当然没有细说,他只是宣布了已有这件事,然后请求天子册封虎娃,并由天下众君公认。(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