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这帮浪士拉到中原是不够看的。但是送去南洋打天下不错,数量足够,又比较勇武,最主要是便宜啊!廉价炮灰!

    有了他们,大食海商和三佛齐国就都不再话下了。

    米友仁的事儿说完了,赵钟哥又开口了:“帅司,大教化团的军事机宜名单已经拟好了,请您过个目。”

    说完他就将一份军事机宜的名单递给了武好古。

    名单上面领衔的是马政,武好古的假子武天、武黄也名列期间——这两人可是武好古重点培养的对象。在这一次返回界河后,武好古还替他们俩安排了亲事,娶了西门家和柴家的闺女,还在界河商市给他们买了宅子。

    “再加几个。”武好古说着就提起毛笔,在名单上写了耶律大石、韩大狗和萧铁牛三个名字,然后再递还给赵钟哥。

    “他们仨?”赵钟哥看了看名单,皱眉道,“他们都是辽人啊,其中两个还是契丹。”

    耶律大石、韩大狗和萧铁牛三个是一起到界河商市,一起考入云台学宫博士科的,后来又一起转入骑士学院,现在已经从骑士学院毕业,并且留校任教。从培养军事精英的角度出发,现在也该让他们出去历练一下了。

    只是他们的身份有点问题。耶律大石是辽国皇族,萧铁牛是萧氏后族,韩大狗虽然是汉人,但却出身玉田韩氏,是韩德让的一族……

    “无妨,”武好古摆摆手,“我会亲自找他们谈话的。

    这一次要收拾的是天方教,他们可都是信天理的!”

    对于黑汗回鹘和塞尔柱突厥当然得让大石头出马了,人家可是克星!有他在大教化团的军事机宜指挥中任职,可就不怕打不了胜仗啦。

    ……

    琼林宫,崇政殿。

    蔡京昨天终于下了决心,把章援送来的建白书的抄本——蔡京自己抄的,还进行了修改——以暗入文字的形式,送去给了赵佶。

    现在厚厚的一本《乞编练新府兵并裁撤旧军疏》,已经摆在了赵佶的御案之前。

    蔡京和蔡卞当然不是冒失鬼,拿到了章援的“建白书”后,并没有马上往上递,而是找了钟傅、蔡攸等人一起来研究。反反复复的推敲,最后得出结论,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这才将“建白书”改动了一下,又抄了一遍,以蔡京、蔡卞的名义联名上奏给了赵佶。

    赵佶当然已经看过了,拍案叫好啊!

    能不好吗?

    按照这套办法,不仅新军可以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旧军也可以一步步缓缓撤除。两者衔接得天衣无缝,完全可以保证国家的稳定。

    而且因为裁撤旧军的速度很慢,完全在旧军的承受范围之内……全部裁撤要等到十三四年后,到那时新军已成,而旧军就都是一些中老年人,想造反也没力气了。

    所以今天,在崇政殿召对后被留下来的,就是蔡京和蔡卞两兄弟了。

    赵佶拍了拍案几上的《乞编练新府兵并裁撤旧军疏》,满意地笑着:“不错!果然不负朕望!两位蔡卿,你们看谁可以负责速成武学和模范府兵编练?”

    “此事当由陛下圣裁。”蔡京绝不会推荐自己的弟弟,那样就太蠢了,“以臣思之,速成武学和模范府兵不应该由一人主管,至少需要两人,而且还应该一人主管武学,一人主管模范军,其中主管武学者最好还能在枢密院任过职。如此才方便制定出一个由枢密院直接指挥调度新府兵各军的办法。”

    虽然不能直接推荐蔡卞,但是却可以给赵佶下套,让赵佶自己往里钻。而这个套,在章援献给蔡京的建白书里面已经有了——就是由枢密院直接指挥河东、河北的新府兵各军!

    这可是老赵家从赵光义开始多少代的梦想了,可就是老也指挥不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