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人家年老色衰,就该翻脸逼死人命了(元符皇后当了十几年的太后,最后却自杀身亡)!

    “长嫂……如母!”武好古说,“陛下的皇位毕竟来自兄长而非父皇,厚待皇嫂如母也是应该的。”

    “说的也是啊!”赵佶点头称是,“朕若待皇嫂如母,是不是应该尊皇嫂为太后?”

    这脑子……武好古也有些无语了,怎么就想到要立刘皇后当太后?太后比皇上大一点点啊!你这不是找不自在吗?等回头闹了矛盾,再把人家挺好一熟妇逼死……这事儿做得越来越像昏君了!

    “此乃陛下家事,臣不得与闻。”

    武好古这么说其实就是不赞成了,只是刘皇后正得宠,自家一小人,没必要去对着干。

    赵佶摇了摇头,“大郎,你也觉得不妥?”

    “……”

    看到武好古一脸为难,赵佶笑道:“此地只有朕、大郎你,潘卿和高俅,有甚不可说的?”

    武好古斟酌了一下,低声道:“陛下厚待元符皇后是对的,只是本朝素以孝治天下,所以这太后的名分还是太高了……”

    “这个……且容朕想想。”赵佶被武好古这么一说,似乎也有点动摇,他顿了顿,“单是把孟氏请回瑶华宫就很不容易了,大郎,你有何良策?”

    武好古说:“这事倒也不难,只是说理而已。”

    “说理?”赵佶皱眉,自己做的事情还能和人说理?

    “天大地大,道理最大,”武好古道,“陛下应该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只要把道理和天下人说通了,朝堂上的宰执就不会反对了。”

    能说得通吗?

    赵佶心说:那帮宰执重臣哪儿那么通情达理?

    “大郎,”赵佶顿了顿,“韩忠彦那边你能去说么?”

    说服韩忠彦支持废孟皇后?这怎么可能?这事儿新党方面或许会支持,旧党肯定是一边倒的反对!韩忠彦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失去立场,那他还能当旧党君子们的领袖吗?

    “这个道理不一定要和大臣们讲,”武好古缓缓地说,“其实还可以讲给天下人听。”

    “讲给天下人听?”赵佶一愣,“怎么讲?难道要去各处张贴告示吗?”

    “当然不是,”武好古笑道,“陛下不是有《文曲星》杂志这个喉舌吗?”

    “《文曲星》杂志?”赵佶微微拧起了眉头。

    把后宫里面的斗争拿到《文曲星》杂志上说能合适吗?

    “陛下,”武好古笑道,“《文曲星》杂志上当然不能直接说宫中的事情,但是可以讨论为亡兄立正室是否合乎人伦?臣可以略施计策,引得朝中两党人物都参与其间。只要他们都在《文曲星》杂志上发表了反对的意见,那么作为君子,在朝堂上就不应该再有不同的说法了。”

    复立孟氏为后,本质就是为亡兄立正室,而且还是一夫两妻,违反儒家人伦是肯定的。如果不是发生在孟皇后身上,一定会引来正人君子们的口诛笔伐。

    一旦大家都形成了共识,那么废掉孟皇后的阻力就大大减小了——这事儿太拧巴了,如果人人都可以给亡兄亡父立个正房,还把原来的正房变成二房,那儒家的伦理纲常还不全乱套了?

    所以这事儿一旦拿到台面上来讨论,那无疑会被儒家君子们骂成乱伦禽兽的。等到舆论上一边倒了,赵佶就能堂而皇之把废孟后的事情拿出来论了。

    到时候朝堂上的旧党君子也只能捏着鼻子认栽!总不能在《文曲星》杂志上说给死了的哥哥、爸爸立个正房,去压迫原来的嫂子、后妈是禽兽不如的乱伦,然后在朝堂上要求宋徽宗去做禽兽吧?

    “好!”宋徽宗抚掌笑道,“还是大郎你有办法,这事儿……就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