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吧?到时候武好古拥有的人口、土地,又得翻上几倍。

    到时候,武好古就是兵精、粮足、地广,天下谁能敌之?

    “陛下,臣以为燕国王所上联合生女真之策,甚为不妥。”蔡京终于打破了沉默,第一个出班奏道,“我朝乃是礼仪之邦,当恪守信义,不为小利所惑。如今我朝与辽国正在议和,又刚刚达成停战,岂能背信弃义,拉拢辽国的属臣?

    而且女真素有满万不可敌之称,足见其悍勇远胜契丹。万一女真代契丹而起,统御北朝,为祸只会比契丹更甚。如果契丹是一头草原上的饿狼,那么生女真无疑就是深山老林中的猛虎。我们怎么可以联合老虎去打狼?”

    右相何执中也上奏道:“陛下,蔡京所言甚善。世上绝无引虎杀狼之事。恶狼尤能斗,猛虎无可御。况且朝廷自去岁起便与契丹恶战连场,河北、河东几为白地,官兵伤亡惨重,百姓流离失所,国库更是入不敷出。元丰以来历年所积攒的财货,如今已经所剩无几。据河北、河东转运使司上报,今岁两路所辖各州,全部歉收,能够征收到的夏秋两税,只有去岁的两到三成。河北的定州路和真定府近乎无税可收。河东路尚未沦陷各州军中的汾州、晋州减收达到九成。麟府路所辖各州,也都减收七成以上。因此河东、河北两路转运使司都急需朝廷下拨钱粮以供军需。

    另外,由于河北、河东战火不熄,小民难以聊生,因而逃亡日众。京畿路、京东西路、京西北路等地皆上报有大量流民涌入。开封府城外,现在也是流民遍地,急需朝廷救济。可是国库空虚,朝廷也拿不出多少钱粮了……”

    听了何执中的上报,赵佶眼泪都快下来了。好端端的一个钱多得发霉的太平盛世,怎么转眼就有了分崩离析的末世感觉了?

    何执中报完了丧,就轮到知枢密院事吴居厚报告了。因为这次宋辽战争进行的很不顺利,所以朝廷就要找替罪羊,而由武好古一手创立的都军机司,就当仁不让的背了黑锅。在不久前被裁撤,枢密院又一次拿回了调度兵马的大权。

    不过枢密院也不可能给赵佶带来什么好消息了。

    “陛下,河北、河东两路宣抚司皆报辖区内团练、义军蜂起。良莠不齐,多有私筑坞堡,盘踞山险、裹挟良民、私征税款者。还有人公然驱逐朝廷官吏,掠夺官仓,占据县城。其所作所为,与幽州、河西无异矣!

    更有甚者,居然还有部分团练首领公然接受了辽国或者幽州军所授官职!”

    武好古好像又给赵佶捅了个不大不小的篓子!他在河北宣抚任上力推的团练,现在出现了失控的迹象。

    有不少河北、河东的地主恶霸借着组建团练抗辽的机会,拉起队伍,盘踞山头,当起了土皇帝。特别是在宋辽军事分界线间的太行山脉和吕梁山脉一带,团练割据现象由为严重。

    那一带的主要城市大多被契丹人占领,但是在山区,宋朝的团练则乘机蜂起,占据了宋朝官府退出后的权力真空。各自占山占地,称霸一方。甚至还有个把心思活络的团练头子到处找组织,正经的大宋官府不容他们,他们就去投契丹投幽州。

    而耶律延禧和武好古也是来者不拒,空头官帽子乱撒一通,反正也不给发饷。

    赵佶听完了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人都快崩溃了。可又能怎么样?无计可施啊!

    他沉默了半晌,才重重的叹了口气:“武好古的奏请,朕知道了。”

    仅仅是“知道了”,也没说同意不同意,这事儿就搁置起来了。

    海上之盟什么的,武好古自己去结吧,大宋是不会参与的。反正契丹人现在也知道幽州是“第三方”,河西是“第四方”了。

    杨戬明白赵佶的意思,只得行了一礼,就倒退着出了君臣议事的崇政殿。

    看到杨戬离开,赵佶又是一声长叹:“诸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