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不屑:“这都啥玩意儿,顺口溜么?”

    溪边垂钓的老者笑着招呼:“小友在看什么?”

    方寸抬头看了他一眼,道:“道书!”

    垂钓的老者好奇,笑道:“道是何物?”

    方寸道:“你如果不会写这个字,我可以教给你!”

    “……”

    老者被噎了一下,接着笑道:“我是问小友,道在何处……”

    方寸摇了摇头,道:“这问题太大了,不过你要这么端着架子问,那我也就端着架子回答你,往大了说,道无所不在,星空宇宙,万里山河,往小了说,道只在心间罢了……”

    “噫……”

    老者有些惊讶:“小友悟性不低呀……”

    方寸道:“勉勉强强吧!”

    老者笑道:“你小小年纪,便可以看到天外道书,更能有如此领悟,这是何等的缘法与福份,为何瞧你这样子,却是愁眉不展,竟无半点欢喜之色?”

    方寸听了这个问题,沉默了很久。

    幽幽的叹:“这道题我不会做啊……”

    “……”

    老者又沉默了一下,笑道:“拿来我看看!”

    ……

    ……

    斩尸观,院中。

    石道人仍然静静的盘坐在了偏殿门槛处,守着这一方小小道观,便如他一直以来所做的一般,有些时候,他会慢慢睁眼,看一眼道殿方向,见里面毫无动静,便继续沉默着盘息,而每到了一定时间,他也会起身,向着自己的师尊尸首定时揖拜,然后沉沉的叹惜着。

    只是与斩尸观里的清静宁和相比,外面倒是越来越热闹。

    毕竟红尘不比观内清静,日子该过,还得过。

    如今的清江城,距离审鬼官,灭七族,救灵井之事,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再大的浪花,也在渐渐平息了,而在秩序重新归整,曾经一切的传奇变成百姓口中的资谈之时,一众清江炼气士,也已经将自己的目光,看向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三年一度的清江大仙会。

    原本,大仙会早就该招开了。

    只可惜,因着原郡守范老先生去世,新的代郡守又只顾着捞钱,而六宗也忙于瓜分七族遗留下来的商脉与生意,甚至连清江内里的江湖,也在重新洗牌,所以谁也没顾得上,这三年一度的大仙会,就一直这么给推了下来,直到浪花不起,平定下来,才有人想起此事。

    而要办大仙会,便要六宗齐心,还要得到郡府的同意,甚至主持。

    可是当六宗联名上书递上去之后,却如石沉大海。

    好奇之下打听,他们才发现,原来如今的郡府,乃至神宫,都顾不上这一茬了。

    另外一件事情,正在迅速的引发一片片的议论。

    朝歌使者过来了。

    ……

    ……

    一年之前,范老先生被揭穿鬼官身份,羞惭而死,临死之前留下遗策一道,按理说是以罪人身份而死,本该万夫所指,但没想到,在他死后,种种真相露于人前,众人也知晓了这位老先生化身鬼官,只是为了斩一些逃过律法惩治之人,斩杀一些有罪却未死之人,因此他名声竟是越来越响,非但清江百姓,将其奉之如神,甚至这名声,还传到了朝歌里去。

    生前便有这等盛名,死后又被捧上神坛,老先生的遗策,自然无人敢轻视。

    以老经院一群老儒为首,皆表示大力支持,更有人细细参研过了老先生的遗策之后,感动非常,觉得此事虽然一说起来,似有大逆不道之意,但细究起来,也颇有其道理……

    所以,朝堂争执纷闹许久,风向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