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低头看了看身上的衣服,对李忠道:“都知权且少待,等钟傅沐浴更衣后,再去宫中觐见。”

    御史台狱虽然比一般的大牢条件要好些,但终究还是监牢。在里面住了多日的钟傅人都快馊了,这么臭哄哄的去见天子,可是大不敬。所以李忠也不能催促,只好说:“钟弱翁请便,咱家就在堂上等候。”

    “多谢都知。”钟傅刚想转身,忽然又上前一步,“都知,不知陛下召某,所谓何事?”

    李忠道:“是好事!”

    好事?钟傅心道:看来性命是能保住了……

    钟傅很快在御史台狱的牢房里面洗了澡,又让家里人给他送来了一身穿戴。这才在李忠的引领下,上马往宫中去。

    一路进了宫中,天子正在崇政殿中召见外臣。钟傅就被李忠领到了崇政殿外的閤门中等候。两人刚到,就看见章援和一个黑胖的官员,同一个约莫二十八九岁,中等身材,穿着紫袍,腰悬鱼袋和宝剑的官员,有说有笑往里走去。

    钟傅看得惊讶无比:“章致平身边那位是什么人?那么年轻就穿上了紫袍,难道是宗室?”

    “不是宗室,他就是沿海市舶制置使武好古啊!”李忠一笑,“才二十九岁,就已经是正任的防御使了。再过不久,说不定就要当上知枢密院事,也算是位列宰执之间了。”

    “什么!?”钟傅张大了嘴,“武好古要当知枢密院事了?可他是武官啊!”

    大宋一朝也不是没有武资的知枢密院事,但是比例很低,据后世的统计,只有9%的枢密院长贰之事(正副职)是武官,剩下的全是清一色的文官。

    “陛下要练兵用武,自然要重用武官了。”李忠淡淡地道。

    “可他还不到30岁……”

    如果武好古今年四十多岁,再多立点军功,当上知枢密院事也没什么。可是武好古只有29岁,这也太年轻了吧?

    李忠笑了笑:“的确年轻了一些,可是官家等不了十年八年了……如今西贼已经平定,契丹又日益衰弱,十年八年之后,天子就该威加四海了。你说现在没有人管练兵和枢密院改革能行吗?”

    “练兵,还要改革枢密院!?”钟傅心道:武好古在找死啊!大宋什么时候能容得下这样的武人?看来自己也不需要刺血上书去揭发他了,用不了多久,他就要身败名裂了……

    ……

    崇政殿内,武好古正在和赵佶说着向大食国进发的计划。他的知枢密院事没那么快落实,赵佶点头是一回事儿,宣麻大诏下达是另一回事儿。左相苏辙还有台谏系统一定会制造麻烦,赵佶得和他们斗争上好一阵子,才有可能真的让武好古当上枢相。

    但是“远征”大食,拉开小航海时代序幕的事情,倒是终于能够落实了。

    “陛下,据臣所知,三佛齐国也是脚踏两只船的,一方面向我大宋称臣,一方面又接受了大食国的官职。而且该国一直将大食国置于我朝之上,帮着大食人封锁海峡,不让我朝的船只进入西洋……”

    眼下还是沿海市舶制置使的武好古,正在向赵佶进谗言,污蔑无辜的三佛齐国。

    “所以就要派出8艘战船和上两千兵丁去三佛齐?”赵佶皱着眉头,“兵力是不是太少了?”

    武好古当然不会告诉赵佶自己已经纠集了36艘战舰和一万多水兵去三佛齐。因为沿海市舶制置司账面上根本没有那么多战舰和水兵。8艘战舰和2000水兵,已经是沿海市舶制置司八成的海上力量了。

    “不少了。”武好古道,“臣已经命令冶金学院的工匠打造200副瘊子甲,配发给水师。这样就足够震慑三佛齐的贼寇了!”

    “哦?”赵佶感兴趣地问:“你们打出青唐甲了?”

    “已经打出来了。”武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