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门路?”

    “伯纪,这事儿交给某吧!”说话的是潘兄的一个侄子,十**岁的年纪,也练得虎背熊腰,名叫潘烨,是云台学宫和骑士学院的学生。“某是汴梁子,又是老禁军,在辟雍学宫里面就有某的本家。”

    “也好,心一点,莫让蔡京的人抓了。”

    潘烨一笑:“他们敢?某可是有官身的,某的堂兄是官家的妹夫,十一叔还是官家的心腹,眼看就是三衙管军了。”

    李纲点头,“好好,快去联络!”

    潘烨拱拱手便去了,不过并没有去距离梨花别院并不远的辟雍学宫,而是去了开封府城南,汴河之畔的惜惜楼原来他也是界河暗堂的成员。是武好古亲自请他加入的,就是为了让他在进京赶考的云台系学生中发挥作用。

    另外,那个喊打喊杀的王彦,其实也是暗堂的成员,执行的同样也是林冲布置的任务。

    在距离梨花别院不远的蔡府,左仆射蔡京正在听扔傅的汇报。

    “相公,报名要读速成武学的官人还不少。”钟傅道,“不过并没有和下官一边大的官,都是些开封禁军的泄臣。”

    蔡京啜了口茶汤,笑了笑:“这帮汴梁子最会钻营,上了战惩不一定能战了。”

    “相公所言极是。”钟傅顿了顿,道,“还有不少御龙猛士直出身的泄臣,倒是个个精壮,就是识不得几个文字。”

    “呵呵,不识字更好。”蔡京笑了笑,“若是和武好古一样,那才不好办。”

    “说的也是,”钟傅笑道,“下官带兵多年,也觉得还是不识字的粗鄙武夫好拨弄一些,叫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真不知武好古搞什么名堂,居然喜欢读书的武人。”

    武人粗鄙不识书的芋就是从宋朝开始流行的,之前的朝代许多世家武将,文化可不比书生差。

    不识字的武官听话是比较听话,但是却不好指挥,复杂一点的战术他们就很难贯彻。云台兵学所追求的以“战术制胜”的作战思路,不仅需要军官们识字,而且还要军官们拥有一定的数学知识☆理想的情况就是六艺书院念六年,云台学宫念三年,骑士学院年两年包括半年部队实习),前前后后十一年军事化的教育。这样出来的军官,那素质根本是自学成才的文盲不能比的。

    不过蔡京是不会喜欢那么高素质的军官的,读书人挂在嘴边的也不过是“十年寒窗”,人家军官不包括蒙学就十一年寒窗,哦,不是寒窗,而是昂贵的精英军事教育。所学习的课程比文官们学的经术加史书复杂了至少十倍!

    在这样的军官们看来,高高在上的士大夫就是一群半文盲。知识分子军官会服从半文盲的指挥?想想就知道不可能了。

    大宋的军官要都这样,还不闹革命推翻士大夫专政?

    钟傅又道:“对了,昨天还来了一个营的朔方府兵,分别由一队长枪,一队刀盾和一队弓箭手组成,带队的几个军官就是原来的猛士。”

    调集一个营的朔方府兵隶属速成武学堂是陈剑的建议,理由是让学堂里面的军官们看看新军是啥模样的。

    这个要求很快被蔡京报告给了赵佶,赵佶也没在意就批准了——横竖一个营,区区500人而已,开封府这边的房奴猛士可有三千多人呢!

    “怎么样?”蔡京问,“严整否?”

    “严整!”钟傅眉飞色舞道,“太严整了X别是那100铁甲长枪兵如墙而进的样子真是太好了!”

    太好了?蔡京不明白,“这样就能百战百胜了?”

    “不能,”钟傅道,“一上来就用枪墙推进是不行的,必须先用弓箭和骑兵扰乱敌方的阵型。然后再发动长枪突击如果能把御前骑士集中起来,还可以用甲骑迂回敌后,和长枪兵前后夹击敌人。”

    钟傅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