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气氛有点压抑,韩忠彦笑了笑道:“不是还有武好古、武好文、米友仁,还有几位苏家的后起之秀吗?再过十年,他们中就有人可以宣麻了。”

    苏东坡摇摇头:“还需十年……”

    这十年中,至少有五年是“空窗期”,蔡京、赵挺之、张商英这帮新党悍将能放过那几株幼苗?

    韩忠彦叹了口气,安慰道:“也许不用那么久……这一次的河湟之战也是个机会,兴许可以立点军功,这样五年也能到朝臣了。”

    他说的立点军功,争取五年做到朝臣的人当然是武好文了。这个晚上,他正在和娘亲冯二娘告别。

    明日,就是他随军开拔,往兰州而去的时候了!

    而在今年二月,刚刚当了官的武诚之也跟着米芾一起去了苏杭造作局所在的平江军。家中的长子武好古现在又在界河商市做元首,要到秋天才会返回开封府。

    “娘亲,真的不要搬到梨花别院去和嫂子一起吗?”

    晚饭的时候,武好文又向母亲提出了搬去梨花别院的建议。梨花别院还有一大家子人,冯二娘搬过去也能热闹一些。

    “不必了。”冯二娘看着儿子,“为娘就在这里住便好,有媳妇,还有孙儿陪着,怎会寂寞?”

    她当然不愿意去和潘巧莲一块儿住了。因为武好古和潘巧莲一直管她叫“小娘”,这是用来称呼父妾的用词。而冯二娘的确是小妾扶正,还不是良家出身,实在有点不大过硬。在武好文的妻子韩娘子面前也就罢了,武好文到底是她的亲儿子。可是在潘巧莲面前,真个有点抬不起头。

    特别是潘巧莲是哥哥潘孝庵当年还和她好过,她青楼出身的事儿,潘巧莲都知道啊!

    “如此也好。”武好文也知道他妈不喜欢潘巧莲,他看到母亲眼眶里面闪烁着泪花,知道是在担心自己,于是就道:“孩儿此去也不会太久,迟则一年,快则数月就能回来了……而且也不会有危险的,孩儿是安抚司的主管机宜文字,不必临阵的。”

    这话其实是在骗人。安抚司的主管机宜文字必须跟着安抚使走,王厚是个武将安抚使,肯定要领兵出阵,武好文怎么可能不临阵?

    而且迟则一年,快则数月的预期,也是毫无根据的。

    “嗯,娘亲知道的……”

    冯二娘轻轻点头,看着已经长大成人,而且就要西去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儿子,说不出的欣慰和不舍。

    ……

    武好古正坐在界河武家大宅的书房里面,手中捏着一本厚厚的花名册在看。这是一本刚刚统计上来的界河商市公民名册。

    商市公民的人数一共是两万一千五百余人,其中男性公民有两万一千余人,女性公民有四百多人……哦,这并不意味着界河商市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而是登记成为公民的女性远远少于男性。

    女性当然可以成为界河商市的公民!只要她们依法纳税达到一定的额度,就可以成为公民,而且不必服兵役。不过这个时代有独立经济地位的女性并不多,在界河商市就更少了。所以女性公民的人数也就少得可怜。

    不过在武好古家里面,女性公民还是蛮多的。现在陪在他身边的西门青就是公民!因为西门青名下拥有一条街的物业,都是需要缴纳地税的产业。

    另外,武好古的外室奥丽加和杜文玉都是公民。奥丽加是“女骑士”拥有庄园,在界河商市也有自己的住宅,因为缴纳地税所以称为了公民。杜文玉的产业就更多了,不仅有大宅子,而且还有自己的书画文玩行,是非常富有的女资本家。

    曾经充当过武好古家伎的阎婆儿也是公民,她在界河也拥有豪华住宅和自己的青楼,当然是纳税的公民——界河商市可是个笑贫不笑娼的地方!

    而同样拥有一份纳税产业的罗汉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