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再贬了,”赵佶安慰王诜道,“官家说了,到海州止了,你去那里安心居住,过上两年就让你回来。”

    “也只得如此……”

    王诜也没办法,谁让自己倒霉,娶了公主后又遇上公主早死?其实公主的死和他没什么关系……虽然他身边有不少女人,但是蜀国长公主并没太吃醋,还是和他非常恩爱的。

    而且公主病重之前,王诜已经因为被苏东坡的“乌台诗案”牵连给贬到外地去了。蜀国公主怎么可能被一个见不着的驸马给气病了?因为见不着驸马相思成疾才差不多!她临终前还求高太后让王诜回家呢,她怎么可能是被王诜气死的呢?

    可是神宗皇帝偏偏迁怒王诜,没过多久又把他贬去了均州,直到元祐元年才被知道真相的高太后召回复职。

    不过高太后一死,哲宗皇帝又看他不顺眼了……

    “驸马爷,小乙哥,武大郎和米小乙来了。”

    李师师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

    “武大郎?”赵佶一愣,“是来找我的吧?他该知道我这些日子都在镇安坊。”他朝王驸马一笑,“驸马,那个武大郎还不知道赵小乙就是端王赵佶呢,所以就只能到镇安坊来找我了。”

    会不知道?王诜寻思着:半个开封府都快知道了,武好古多机灵一个人?会不知道?他也就是在陪你玩……这份心思,倒也颇深,将来说不定能成一番事业。

    可惜这人在儒学上没有多少功力,终究难成大器啊!

    不过他也没点穿,只是站起身拱拱手:“老夫要回去收拾行李,好准备去海州居住了,便先告辞了。”

    赵佶笑着点点头,“安心吧,不会有甚难过的。”

    然后他又对门外的李师师道:“师师姐,送驸马从后门离开吧。”

    “知道了。”李师师应了一声,便拉开门,把驸马王诜带去了后门,让他悄悄离开,然后又亲自去把武好古和米友仁请上了楼。

    “小乙哥,你也在啊。”

    武好古一进门,就看见穿着一袭月白长袍,耳鬓插着支梅花赵佶在朝自己微笑,连忙上前去拱了拱手,“方才还和米小乙提到你呢。”

    “是吗?”赵佶笑吟吟道,“提我何事?”

    “小乙哥,你先看看这个。”米友仁将自己背着的画板递给了赵佶。

    赵佶接过来一看,上面是一张宣纸,宣纸上用黑灰线条画了个栩栩如生的美人,正是墨娘子。

    “这是……碳条画?”赵佶伸手轻轻摸了摸,然后又看看手指,“不是碳条?”

    “是铅笔。”武好古道。

    “铅笔?”

    “就是铅椠的铅。”米友仁又从自己的笔袋里面取出了一支简易铅笔递了过去,“我师父叫笔匠作了这么个铅笔,这可是习画的至宝啊!”

    “这个是习画的至宝?”

    赵佶接过铅笔看了又看,怎么都不像是宝贝啊。

    米友仁解释道:“此物加上家师所创的速写之法,可以将练习绘画的速度加快百倍!画个人像只需半刻钟,一日写真数十纸也不费多少时间。”

    绘画也是要讲熟能生巧的,中国古代的画家习画将近“费纸三千”,也就是画上三千张,技术自然就好了。而武好古现在的画技则是建立在几万张也许十万张(具体多少他也记不清)的高强度训练上的。

    而这种高强度的绘画训练,不可能是油画和国画,只能是铅笔和碳条素描。铅笔相比碳条容易使用和携带,可以走到哪里画到哪里。

    以赵佶的财力,自然不会买不起纸,有了铅笔和速写,他练习绘画的效率就会大幅提高了。

    听了米友仁的这番话,赵佶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