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虽然大宋现在面临的局面也的确到了不得不大刀阔斧变法的时候。

    可是依靠新军兵变夺取的大权,真的属于复古党和大宋的新官家赵桓吗?

    苏迟想到这里的时候,净鞭声响起,殿后有了动静。先是两名起居舍人走出来,继而是一班手持扇子、宝剑等礼器的黄门宦官。等黄门站好位置,庄严的礼乐声突然响起,迎接天子出场。

    二十六岁的赵桓从殿后徐步走出,身穿赭黄袍,头戴平脚幞头,为天子常朝之服。这位新鲜出炉的官家也和他的太上皇老爹一样,颇为强壮,很少得病。

    他的眉头拧着,脸上没有一点笑容,显得忧心忡忡。

    皇帝他当然是想做的,做梦都想。但是梦中的皇帝却没有真实的皇帝那么难当!

    梦中没有正在郑州河阴渡河的“百万东贼”,也没有敢于当街刺杀太宰的新军武夫,更没有一个让出皇位跑路,却又居心叵测的亲爹太上皇……哦,还有一个盘踞东海国,被维新派捧为“东海贤王”的亲弟弟。

    他屁股底下的那张交椅,简直是会咬人的东西啊!

    常参更多是礼仪性质的朝会,参拜之后,赵桓就直接到崇政殿处理政务。和他的父亲赵佶统治中后期的“懒政”风格不一样。刚刚上台的赵桓是相当勤政的,根本不会听凭两府集议,而是要亲理政务。所以他的崇政殿理政相当辛苦,常常要忙活到下午才能结束。

    而今天崇政殿议政的主要内容,则让赵桓有点无语。

    今天首要讨论的是举行礼部试的问题!

    这可真是……赵桓的妹夫武义勇都过了黄河,很快就要打到开封府了。大宋朝廷居然还在认真讨论科举考试的事儿!

    可别一帮举子进辟雍学宫考场的时候是宋朝,考完出来变成大周共和国了!

    不过赵桓也不敢取消这次礼部试,把他爸爸推翻的“二月政变”不就是从公车上书开始的吗?

    可别再来一回……虽然赵桓屁股底下的御座会咬人,但他还是不舍得交出去的。

    捏着鼻子和蔡攸、苏迟两个有气无力的宰相讨论好了知贡举的人选和礼部试的日期,赵桓又问起了他老爸赵佶的情况。

    “回禀陛下,”回话的是新任知枢密院事耿南仲,“太上皇的车驾已经抵达了颖昌府,再有10日就能抵达襄阳府了。”

    “哦。”赵桓应了一声。

    对于赵佶的行踪,他每天都要问两次以上!

    因为赵佶是往东走还是往南走,可是性命交关的事情!

    如果赵佶东去徐州,很有可能在理性派和东海王赵楷,还有大宋银行的支持下复辟登基。

    到时候大宋可就一分为二了。

    “太上皇走得匆忙,宫中妃嫔宫女都来不及带走。”赵桓道,“可以派高尧辅和周云清各带一营兵马,护送太妃和宫女、女官,及宫中部分财物去襄阳府。”

    高尧辅和周云清是赵佶的心腹。赵桓不敢把他们留在身边,又不敢除掉他们——他们手中都有兵!而且高尧辅是灵州高尧康的弟弟,杀了他,灵州会不会有变?

    周云清又多年担任武学总教头,在军中威望很高。动了他,搞不好牟驼岗的新军又要炸毛。

    干脆找个借口让他们走吧……

    赵桓又道:“岳和护驾有功,让他做京西南路经略安抚使兼职襄阳府事。”

    岳和的官运真是没得说了,现在阶官到了节度使,职官到了安抚使……而且他从军以来还从没打过胜仗!

    不过两府宰执们却毫无异议,因为岳和护着赵佶……只要他把赵佶安全送到襄阳而不是徐州,那么就当得起节度使和安抚使了。

    安排好了爸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