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自然了。

    也只有这样,凉州的天理子,才能号令四方,将两百多万人民,都置于一个由儒学发展而来的天理教的统治之下。

    而在自称天理子,在安西、西州、吐蕃和草原地区建立政jiao合一政权的同时,章理还在其父章援所创立的“骑士庄园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建立了部曲封建制——这也是章理可以得到包括于同道、刘龙在内的河西军诸将拥护的主要原因。

    所谓的“部曲封建制”和“骑士庄园制”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封的是土地,后者封的是人口!

    用西方的标准,这就是邪恶的农奴制!

    而这种制度的建立,自然也和河西统治区人少地多的情况分不开。

    对于河西的一万五千多个骑士户而言,土地并不是稀缺资源。没有人耕种放牧,划上恶霸大地主的成分也得要饭去。

    如果说周国有点像普鲁士,以亲自经营土地的容克阶级为军事上的基础,以工商业大城市为经济上的基础。那么河西就仿佛是沙俄,农奴制庄园才是整个国家的基础。由国家牢牢控制的东正教是维持帝国统一的纽带。而皈依了东正教的哥萨克部落战士,则是帝国扩张的利刃……

    15000多个部曲制庄园成为了天理教政权的军事和经济基础——部曲制庄园除了承担兵役,还必须缴纳贡赋,以维持政权的运行。而为了保证这些庄园有能力长期提供兵力和财富,章理在进行部曲制改革的同时,还规定了长子继承制。

    所有的庄园,都不得进行分割!

    而没有继承权的儿子们,根据章理的命令,都必须进入天理学院(其实是个地方行政机关)管辖的天理书院(是真正的书院,也拥有部曲制庄园)学习儒学和武艺,成为天理教政权的官吏或军人,用功勋去赢得属于自己的庄园。

    不用说,扩张的动力一样是十足的!

    只不过这个政权内部多少有点问题……章理的血腥手段也有违儒学的“亲亲尊尊”,难免遭人非议。

    而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化解内部的疑虑,章理就必须高举天理旗帜,发动战争!

    ……

    苏适快步走进了新落成的遗老斋,这是他父亲苏辙致仕后在泉州洛阳江畔的居所。

    和另一个时空在颍川隐居归老不同,这个时空的苏辙是在判泉州府的位置上光荣退休的。因为年老体弱,所以赵佶下了恩旨,赐第洛阳江畔。也就是这座“遗老斋”。苏辙也就自号“洛阳遗老”,在泉州隐居。由担任泉州市舶司使兼知台湾州事的次子苏适照料。

    因为晚年得志,心情愉快,他的寿命也比历史上要长。历史上苏辙在政和二年冬季就过世了。而现在,眼看已经政和四年秋了,老人家还活得好好的。

    苏适现在虽然兼知台湾,不过并不在鹿港的衙署办公,而是在泉州的市舶司衙署办事儿。

    而他所管辖的台湾州,也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是个一堆羁縻县组成的州,其实也不是什么县,不过就是在台湾海边上适合修建港口的地方,建立的城堡据点。

    除了鹿港县、澎湖县之外,都是泉州海商的财产。苏适用这些“县”从泉州的海商豪门那里换到了一百多万缗,再用这笔钱买下了周国海军的几十艘桨帆船。建立了归属台湾州管辖的澎湖巡检司战船队。也没有几十艘战船的规模,仅仅配备了十二艘状态较好的桨帆船,余下的战船,则被转卖给了福建沿海的汉人海商——这些由天津船厂建造的战船,用料讲究,质量一流,其中的一部分还配有猛火油柜,战斗力非常强大。对于福建海商们来说,绝对是抢手货!

    哦,海商为什么要那么好的战船?

    当然是为了去马六甲海峡以西、以南贸易了。

    自治的南洋都护府因为可以得到博士团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