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黑火药,又看到了大炮的模样,又捡到了圆滚滚的炮弹,接着上逆向工程,不就是用青铜铸造个圆筒吗?

    海州的云台学宫也有个冶金学院,纪忆还从中招募了不少学生,以海路市舶制置司的名义,在海州开了个铁厂,专门制造“假冒”的青唐瘊子甲和日本刀。

    有这样的技术力量,铸造个筒状的青铜器当然不是问题。

    只是铸造出来的青铜炮老是炸膛……这也是正常现象!

    青铜炮的炮管要加工到什么程度,要采取什么防炸膛的手段,要怎么进行检验,这些都得长期摸索实践。

    实证主义就是用来指导这种实践摸索的……无非就是失错,花“学费”,花时间,慢慢积累经验。

    所以就铸造了几门炮管加厚的青唐炮送去开封府给枢密院和军器监的人玩儿了。

    张叔夜对于先进武器自然是非常重视的,亲自观摩了炮击,对于大炮的威力也感到非常吃惊。当时就下令军器监仿造!

    与此同时,他也对周军装备的原版火炮很感兴趣,想要目睹一下它们的威力。

    ……

    安排好了张叔夜去看大炮,同时也找到了一个出兵大定府的借口,武好古的心情总算舒畅了不少。开始有心思处理别的公务了。

    作为共和国的元首,武好古的公务其实也不是太多。因为现在共和国的行政体系是从原来的幽州执政府升级而来的。

    原本的左右司升级为左右相,兵、吏、礼、户、工、刑等六房变成了六部,法务、教育、农牧、市舶、银钱等六监则保留了原本的名目。

    另外,总军机司改名为都军机司,总督察司则依旧使用原本的名称。左右相办公的衙署则称左右相府。

    有两府两司六部六监这堆衙署辅弼,武好古的元首当然不难当了。

    而且大周共和国也没多大,事情也不多,还有比较完善的地方自治体系。

    所以武好古这个元首,比起赵佶这位道君皇帝也忙不了太多。

    他眼下要应付的最重要的政务,也不是怎么治理周国,而是怎么构建一个新式的东方外交体系。

    元首宫,小会堂。

    “现在咱们和大宋互派了公使,还互设公使馆。这是个不错的模式,可以推广。接下去,咱们还应该向大辽、大金、日本、高丽、交趾、河西派出公使……”

    “元首,河西并不是独立之国,适合派遣公使吗?”

    如愿以偿当上大周共和国左相的米友仁,听到武好古要向河西派出公使,连忙提醒。

    “不是一国,但也差不多了。”武好古摇摇头,“派出公使吧!让高廉任第一任驻凉州公使,同时作为吊唁章援的使者,代表本人去拜祭章援。

    另外,如有可能,把章何和章僚从凉州接出来吧。”

    高廉是高俅的弟弟,这几年一直在武好古这里混日子。这次大封勋贵时也有他一份,得了个勋贵公民,还得到了几万亩私田。不过没有什么合适的官职可以给他做,就是个吃闲饭的存在。

    但是这次武好古倒是给他找了个听合适的差事——驻凉州公使。

    章家和高家关系密切,一个据有河西,一个世袭灵州,互相依托着过日子。

    所以章倬可以不管武好古的要求,但是不能不给高廉面子。

    如果武好古和高廉一起出面,章倬也只能放他的两个弟弟去天津避难。

    不过营救章何、章僚这两个河西政治斗争失败者的行动,还是出现了意外。

    可以说,行动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失败了!

    因为在高廉还没有离开天津,章何和章僚两人,已经被五花大绑的押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