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下的君父,而是为国为民为公的公仆……

    也意味着君父的时代,在未来的中国,将会成为历史!

    他吐了口气,从元老院次席元老慕容忘忧手中接过了象征元首权力的宝剑。然后佩戴在自己的腰带之上,这就算是礼成了。

    “元首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道谁起的头,山呼万岁的声音顿时响彻了整个会堂,仿佛要把屋顶掀翻似也……第一共和国的封建残余,依旧强大啊!

    摆在元首宫外,共和广场上的十八门大炮,这时也开始鸣方礼炮。惊雷般的轰鸣,在天津市上空响起,宣告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了。

    在隆隆的礼炮声中,武好古走到了元首宫二楼,面向共和广场的一处阳台上。

    外面的共和广场,今天是人山人海,全都是天津市的公民、市民,怕是不下十万人啊!

    人们在欢呼,礼炮在轰鸣,武好古心中的阴影,也一扫而空。

    无论如何,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前途虽然不会一帆风顺,但是历史的车轮,终于滚滚向前,碾压过了资本主义的门槛。

    不管人们多么憎恨万恶的资本主义,多么热爱君恩臣忠的封建王朝,他们在滚滚的历史车轮面前,都无力抵抗。

    大势所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对于12世纪的中国而言,今后无论会发生多大的阵痛,都将会孕育出一个无比强大,并且站在世界巅峰的国家。

    这个国家,将属于中国人民,而且是不可战胜,不可征服的!

    当礼炮轰鸣结束的时候,武好古抽出长剑,高高举起。

    看见这一幕,广场上的天津公民、市民们渐渐安静了下来。

    武好古明知道大部分人根本听不见他说什么,但还是提起嗓门,大声说:“大周共和国第一届执政府,今天,成立了!”

    “万岁,万岁,万岁……”

    欢呼声又一次响起,响彻云霄!

    ……

    “陛下,陛下……三月初一,武好古在天津宣布建国了!”

    玉清道德宫,急急忙忙赶来的蔡京一脸惶恐的向正在打坐的赵佶,报告了刚刚得到的消息。

    “终究没有登基?”赵佶问。

    和蔡京一起到来的知枢密院事苏迟回答道:“没有,当了共和国元首,那逆贼还不敢……”

    “不要说什么逆贼了!”赵佶叹息一声,“派人去道贺吧!蔡卿,苏卿,你看谁去合适?”

    蔡京道:“陛下,同知枢密院事张叔夜可以为正使,臣子蔡攸可以为副使。”

    赵佶问:“这是两府集议的?”

    苏迟回答:“正是今日两府集议的……”

    沉迷进道教哲学,同时也对王朝的前途丧失信心的赵佶,现在已经变成了标准的昏君——不怎么上朝,连崇政殿问对都不怎么举行,整天在玉清道德宫修醮(其实是在研究哲学,包括自然哲学),奏章也懒得看,全都丢给两府,国家大事也由东西两府的六个宰相、四个枢密集议,遇到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事情就投票表决,如果投出了五比五,再找赵佶做决定。

    他这儿都有点君主立宪的意思了!

    “既是两府集议,那就照准吧。”赵佶想了想,“庆德公主下嫁武义勇的婚事,也顺便和周国方面议一议吧……朕是天子,武好古是元首,两家联姻也是大事,怎么都得好好办一办。”

    赵佶说完就摆摆手,示意两人没什么事儿就告退吧。

    宋道宗现在正在思考一个非常复杂的算学问题——如何只用直尺和圆规做出一个正方形,使该正方形的面积积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