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拥护,所以没有办法建立有效的地方政权。也就是控制了几十个要点和连接这些要点的交通线。周遭广阔的山区,仍然在忠于大宋的官军和形形色色的义军的控制当中。

    如果辽国想要维持在河东中部的军事存在,就必须布署重兵,而且还得不断投入资源,同时又无法征收到太多的税赋。就连草谷也不大好打——那可是两山夹一川的山西啊!辽人的骑兵在“一川”的河谷、山谷地形上还可以占据优势,到了太行山、吕梁山里面全是“抗辽人民游击队”,打个毛草谷啊!

    可是辽国又不能一口把吃进嘴巴里面的硬骨头(指河东)给吐出去。要不然在这次宋辽战争中可就输个底掉,还有什么威信统治草原山林?

    而不把河东吐出去,那么辽国就得慢慢在吕梁山、太行山之间流血……一个马背上的草原民族,陷进吕梁山、太行山了,还能好得了?

    可是好不了也得硬撑着啊!你不撑着怎么办?把兵力从河东抽出来去反攻燕京?打得过吗?或者去打河西?河西倒是弱一点,但是再弱也不会比大宋朝廷的官军还弱吧?

    “燕王殿下想怎么办?不如直说了吧!”萧保先也不和武好古绕圈子,直截了当地问了。

    “不如签个停战约。”武好古斟酌着说,“暂时的,先不打了,也不提什么割地赔款……当然了,苏州安复军的地盘,本王还是要提高俅哥哥的兄弟拿下的!要不然高俅哥哥在天之灵不安,本王的良心也过意不去啊!”

    良心……你武好古还有良心?

    萧保先那个生气啊!

    不过气归气,苏州安复军的地盘却是不敢不让出来的。

    “行!”萧保先道,“不过你们也得把飞狐口交还我国。”

    “那是自然,飞狐口要来作甚?”武好古笑着,“另外,本王还会另幽州各关卡开放与辽国的通商。辽宋之间,也可以继续在天津府和谈……只要两国有足够的耐心,以天下苍生为念,总是可以谈出个结果的。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如何?

    蔡京和萧保先互相对视了一眼,都是悠悠一叹。

    也只好如此了!

    ……

    “陛下,陛下,好消息,好消息啊……”

    崇政殿,正站在一幅潘孝庵让人送来的襄阳府城地图前发呆的赵佶,忽然听见了杨戬的声音。

    “杨戬,你来了?”

    赵佶的语气淡淡的,目光仍然停留在襄阳城地图上。

    襄阳是个好地方啊!

    北有汉水,南有岘山,西有鸭子湖,东面则是一大片可以开垦的土地,一直延伸到汉水的河湾处,而这片平地的南面又是岘山,只有山脚和河滩的交汇处有一条容易通行的道路。

    也就是说,襄阳城不仅四面都有险要,还附送一块可以种地的小平原,可以开辟两万多亩水田。在极端情况下,依靠这两万多水亩,一年至少也能产出四万石左右的白米,足够养活一万精兵了。

    只要城防布署足够合理,襄阳城就是一座可以长久维持的堡垒!不怕强攻,同样也不怎么害怕围困。

    作为国都是太局促了,但是作为危难之时的避难所,倒是再理想不过了……

    “有什么好消息?”赵佶听见背后的脚步声,知道杨戬走近了,头也不回,就问了一句。

    “天津府的消息,议和初成了。”

    “什么?”赵佶一愣,回头看了眼杨戬,“什么叫议和初成?”

    “就是初步达成和议,暂时不打了。”

    “暂时不打?”赵佶愣了又愣,打仗还能暂停的?

    “辽人肯从河东退兵?”

    “不退。”杨戬摇摇头,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