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韩先生您真了不起。之前我女儿跟我说您是科技狂人,我还不相信呢,没想到居然是真得。”

    “呵呵,还行吧。”韩义大言不惭了一句。

    等保姆周姨带着敬佩的神色去准备上午茶后,韩义立刻打开制造商应用。

    原本扣除交易费后,原力还剩7.5,现在变成了7.6,增加0.1点。

    韩义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

    谢洵在半个小时后到了。

    两人边喝茶边聊,期间主要是谢洵谈了很多关于民生产品开发问题。

    天义不缺技术,像原来的特效录制器就是典型代表,风靡亚洲市场,到现在每个月的销售额依然高达上千万。

    可是韩义一直痴迷于搞微纳光学、传感器,电气电子、材料、半导体,物联网大数据等等。

    这些东西未来确实挺赚钱的,但是投入也非常大,要不是卫星图像跟高级驾驶辅助这块赚了一大笔,天义现在早就资金链断裂了。

    “我不反对搞这些项目,但是我认为一个公司要想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拿出几款拳头产品出来。”

    顿了一下谢洵继续说:“你像华威,他们的一级部门专注产品与解决方案、运营商BG、企业BG、消费者BG等。

    然后二级部门则专注于产品线的开发,比如无线网络产品线、网络产品线、软件产品线、云核心网产品线、IT产品线、网络能源产品线、Cloud BU。

    底下还有三级,四级,五级,六级部门,这些部门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品生态圈,风吹不进,水泼不漏。

    这一点上,咱们应该向华威学习,取长补短。”

    韩义静静的听着,不时的点点头。

    “当然,强大的研发能力是咱们天义的优势,这一点应该充分发挥出来。”

    说到这里,谢洵也有些激动,“我不知道韩总你是怎么想的,咱们明明有技术,为什么就不开发产品呢?

    像AR头盔,无人机,手机,增强现实游戏机,虚拟显示屏,数码相机等等,这些东西其实咱们都有能力去做了。”

    “你觉得先做哪一样?”韩义端起茶杯喝了口问到。

    之所以一直没发展民生产品,当然是有原因的。

    别的公司都是从底层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扒开那层“高科技”外衣你会发现,其实真没那么高大上,很少有掌握核心技术的。

    他没时间跟华威、阿哩吧吧那样慢慢发展壮大,也没那个精力跟无数资本的黑手去扯皮,所以才直捣黄龙,全部奔着核心科技去研究。

    这样一来,会迅速引起国家的注意,把天义纳入“保护范围”,不受境内外资本的侵扰。

    这就是所谓的借势。

    要不然真以为那些资本家是吃素的,到现在都没几个人找过天义麻烦?

    当然,他也无偿提供了很多技术。

    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他不方便讲,不过从今天起,天义是要好好发展一下民生科技产品了。

    ……

    后花园里微风习习,拂过阳台,凉爽宜人。

    谢洵摩挲着青花瓷茶杯,考虑了一下说:“先做无人机怎么样?我看了下,咱们公司已经具备做无人机的条件。”

    韩义考虑了一下说:“行,就无人机。我让实验室那边加快研发无损太阳能电池,到时候装备在咱们的无人机上。”

    “好~”说着谢洵又朝客厅里的“巨型多角虫”指指,“这个能不能推向市场?”

    韩义哈哈大笑,“你放心大胆的做,技术这块交给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