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那些好手都过硬吗?”

    “硬!”方腊道,“一共52人,个个都是,都是忠君爱国的好官兵!”

    “那就好!”纪忆道,“叫他们都上光明之神号。”

    他又转过头对李纲道:“伯纪,你回头还是去天理号。我和方十三、墨娘子要走一趟广州。”

    “去广州?”李纲问,“是要去抓捕蒲阿里吗?”

    蒲阿里在海上再牛逼,也没本事在广州城做乱——广州的官兵倒也奈何不了蒲家的1000名古拉姆,但是广州的汉人海商也养了打手,城外还有许多士绅豪门都有族兵族丁,真的动员起来二三十万人都有。

    “蒲阿里是抓不到的,”纪忆摇摇头道,“而且也不是去抓人的,而是去请人的。”

    请人?

    请人需要带着凶神恶煞一般的方腊,还有带上52个忠君爱国的好官兵?

    李纲心道:这事儿怎么看都像是去绑肉票的!纪忆是礼部试第一的儒生啊!怎么能这样呢?真是太不像话了。

    想到这里,李纲对纪忆道:“忆之兄,不如让武藤亲一也带上几个新选组的好手跟你去吧。别看那些倭人生得矮小,可是打起架来都不要命,让他们打堂堂之阵是不行的,但是打架斗殴却很厉害。”

    武士嘛,都是隔三差五要找人打架的。真正的战场是没上过的,但是几个人,几十个人的斗殴他们的经验太丰富了,恐怕赵钟哥都不如他们。

    而且这群武士看着都很弱小,见了谁都点头哈腰的,看着就没什么威胁……在城市里面搞绑票,搞袭击真是太合适了。

    ……

    曾经在尼采米亚大学学习过的天方教大阿訇宛思圣正站在怀圣寺的邦克塔(宣礼塔)上,看着繁忙的广州港口,白色的眉毛渐渐拧了起来。

    作为怀圣寺第一代创立者艾比.宛葛素的嫡系传人,他从小就接受了最严格的教育。不仅精通天方教的经典,而且还攻读过儒家的学说,对于儒学的了解绝不在任何一位当世大儒之下。

    另外,他还在青年时代远赴巴格达,在尼采米亚大学学习哲学,还在智慧宫中读到了许多古希腊的哲学。

    所以他拜读了《理性论》和《实证论》后,马上就意识到了这是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东方版——不一定是抄来的,但是两者的核心思想是非常接近的。

    而在稍后的日子中,他又反复攻读了《理性论》和《实证论》,终于发现这两部著作对于中国固有的儒家思想的作用是空前的!

    这是真正能让儒家思想圆满的东西啊!

    儒家讲究的格物求道而不信神,可是长久以来,儒家只知道要格物,却不知道要怎么格物。所以才会有佛、道大兴的情况出现,可是现在,儒学已经圆满,足以抵抗佛、道的侵蚀,甚至可以反过来夺取儒道的信徒——当然了,不识字的文盲信徒是不会被《理性论》和《实证论》所争取的。但是真正的上层信徒,却很难抵抗《理性论》和《实证论》……因为这两部著作真的解决了儒学的问题!

    这对天方教,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吧?

    因为解决了自身的缺陷后,儒学将会从防御转向进攻!

    将会向南洋扩张!

    那支由一百多艘战船组成的庞大使团船队,真正的目的,不就是向外扩张吗?

    而这一次的扩张行动,不就是由儒家圣地云台学宫推动的吗?

    沉重的脚步声和喘气声从背后传来了,然后就是广东腔的官话:“阿爹,吴江先生纪忆之来访。”

    “纪忆之?”

    宛思圣一怔,连忙道:“就说我不在,说我病倒了……”

    “爹爹!您往下看!”说话的还是宛思圣的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