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道理,也存着具体的思考方法和实例。实例都是自然方面的,比如“水是生命之源”,比如“火是生命之源”,以及一些算学上的推理……也就是说,被用作理性推理始基的,都是可以用实践检验的道理。

    很显然,无论是《实证论》还是《理性论》,都可以用来质疑《天理说》,在辩法和论道中,这可是个致命的缺陷啊!

    当然了,潘巧莲没有想得那么深远,只是隐约觉得不大对头,正想要向丈夫提问的时候,奥丽加的声音就传来了。

    “老爷,宫里来人了!”

    宫里来人是宣武好古入宫的,说是西贼已经降伏!

    “降伏了?”武好古一愣,他从界河商市回来的时候,可还在讨价还价呢!

    “是张枢相和苏相公上的奏章?”武好古问了一句。

    “哎哟,这咱家就不知了。”来传话的宦官地位不高,和武好古也不大熟悉。“官家只是让太尉赶紧入宫,去崇政殿召对。”

    “好!本官换身衣裳就来。”

    武好古心里面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穿上官服,跟着宫里来的小黄门去了琼林宫的崇政殿。

    崇政殿里面,一堆的宰执重臣都已经到了,个个都喜气洋洋。武好古走进去的时候,他的老恩师苏东坡还在一边咳嗽一边吟诗——什么可汗啊,什么武功啊,什么万世啊,总之都是花团锦簇的马屁话。

    武好古一想也对,西贼不是降伏了嘛!当然得作诗以贺了。

    “臣为陛下贺!为大宋贺……”武好古被宣进大殿后,也不例外,赶紧马屁奉上!正准备吟诗赞美赵大圣君——他是大儒嘛,当然会作诗了,应制诗也不难做,都有格式的,只是做得好也不容易——赵佶却先开口了。

    “大郎,”赵佶道,“你先别忙着作诗,朕有话要问。”

    “陛下……”武好古抬头看了眼赵佶。

    官家已经把笑脸收起来了!这怎么回事儿?难道西贼的跪姿不够漂亮?还是大辽又加码要钱了?

    武好古道:“陛下想问何事?”

    赵佶问:“你是沿海市舶制置使,海外的事情都知道一些吧?”

    “知道啊。”武好古心里直打鼓,海外出事儿了?难道是日本国遣使来贺了?还是耽罗国也来认爸爸了?不像,这都是好事啊!

    赵佶问:“那个桃花石是何意思?”

    武好古回答道:“桃花石是西方诸国对我中华上国的称呼。”

    这事儿他当然知道,他当过提举市舶司,家里还有个东罗马来的奥丽加。其实东罗马人也称中国为“桃花石”——东罗马史学家席摩喀塔在他的《莫利斯皇帝大事记》中,就把中国成为Taugast,音译就是“桃花石”。

    赵佶哼了一声:“朕的皇儿乾顺在奏章上说,现在有黑汗回鹘的蛮夷受封桃花石汗和中国总督,还夺了于阗国的土地,还想要夺我大宋江山!大郎,这事儿就着你的沿海市舶制置司彻查清楚!”

    什么?乾顺已经是皇儿?还要西征去找回鹘人的麻烦了?黑汗回鹘现在可是半死不活的,还夺大宋江山?就那个半条命的西贼伸个小拇指也能灭了他们!

    武好古一头雾水。不过他倒是知道“桃花石汗”的事情,于是上奏道:“陛下,此事是真的!这个黑汗回鹘的银币上就有用突厥文写的‘苏来曼卡得尔桃花石可汗’的字样……”

    现在的界河商市已经是丝绸之路的陆上起点的,城内当然有黑汗回鹘来的商人,也带来了一些黑汗回鹘的银币。

    “真有啊!”

    “大逆不道!”

    “狂悖蛮夷!”

    大殿里面马上炸锅了。这个什么“苏来曼卡得尔桃花石可汗”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