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过儿子递过来的军报,低头看了起来。

    武义勇在军报中报告了访日的情况,他没有能进入京都,不过却在难波见到了白河法皇的代表临政和尚和平忠盛。

    在会谈中,平忠盛也拒绝武义勇率团去东北前线观察的请求。

    而理由是大雪封路!

    日本的东北、北陆一带冬季气候寒冷,而且还多有豪雪。积雪往往可以达到数丈,连低矮的房屋都能淹埋了,根本不可能通行。

    而在日本东北寒冷的地方,雪季和之后的融雪季往往会持续几个月。如果武义勇想去东北,必须等到来年的夏季(共和12年夏)。

    平忠盛和临政对于日本东北部气候的描述,却让武义勇发现了攻略日本国的机会!

    稍后,他又命人向难波的商人打听了进入坂东平原的中山道、北陆道和东海道的情况。随后发现,在冬季降雪期间,不仅由北陆南下的北陆道完全不能通行,连从美浓、信浓、甲州通过的中山道,也会因为降雪而被封锁。只有东海道一处可以通行!

    所以武义勇的攻日计划,就是先将日本国内战斗力较强的东国武士团吸引到平安京附近或者更加遥远的九州岛。

    然后再以舰队运输2个师的步兵,在冬季绕到关东沿海登陆。然后迅速封锁东海道。而冬季的积雪则会阻挡东国武士团的主力从北陆道、中山道回援关东。

    这样入侵的周国军队就有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差可以运用,能够一边压制拉拢留存在关东的土豪武士,一边加强封锁北陆、甲信、东海通往关东的道路。

    而在成功阻断了从西国通往关东的通道之后,入侵日本的周军就有时间从容的收拾留在关东的武士团体。或是消灭,或是拉拢使之变成周国在日本国的府兵、骑士体系的一部分!

    引用武义勇在报告中的原话,就是要首先在日本国东部实现武家革命和武家共和!

    所以在平定关东之后,武义勇的下一个攻击目标并不是随时可以从海上进攻并且夺取日本京畿地区,而是正遭到渤海人攻击的东北地区。

    至于原因,武义勇也在军报中说明了。因为他认为现在统治日本的院厅和公卿根本就一群废物,干啥啥不行,也没有能力领导一场和大周共和国的战争。

    所以暂时留着他们去瞎指挥日本的西国武士比将他们立即消灭更加有利!

    另外,武义勇还建议对平安京的日本朝廷采取政治诱降的策略。以册封日本国王为饵,同平安京的朝廷展开谈判。

    用谈判瓦解日本国朝廷的斗志。一旦日本国朝廷愿意用放弃东国为代价,换取大周共和国的“保护”,那么大周共和国就能在日本本州岛东部获得一个长久的立足之地。完全吞并日本,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即便日本朝廷识破了大周的阴谋,他们也无力反攻东国。毕竟日本国的京畿地区和西部的九州岛,都在平户岛周国驻军的威慑之下。

    所以征日军团依旧可以从容不迫的以“日本朝廷”为对手,一边蚕食日本国残余领土,一边向日本的东国地区进行军事殖民。同时再设法将归附的日本低级武士转化为大周的骑士和府兵。

    耐心搞个五年六年的,日本国也差不多变成大周共和国自古以来的一部分了……

    “五到六年……军费开支能应付吗?”武好古仔细看完了武义勇的军报,然后看着武义久问,“如果要平定全日本,两个师是不够的,怎么都要预备七八个师吧?”

    七到八个师,大约十万之众,攻战五年……哪怕所募集的士兵都可以用关东的田庄抵偿军饷,军粮也可以在关东地区征集。

    但是装备、赏赐、抚恤、军官的俸禄,以及收买日本武士的开销加在一起,依旧会开支不菲。

    这几年大周共和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