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黄淮运大工完成后?”武义勇先是一愣,然后就不假思索地说,“不能!”

    “为什么?”

    “没有长江水师,”武义勇道,“也没有拿下上游的襄阳。只能从两淮进军,而淮东多水,淮西多山,都不方便进军。

    如果是大军推进,后勤只能依赖运河,也就是只能走淮东。而敌人只需要用一座棱堡就能长期封锁运河。

    运河一旦被锁,我军深入之后,粮草后勤供应就会发生问题。

    而且敌人长江在手,就能通过长江水运随时调集重兵用于关键地区,非常方便,很容易在局部形成绝对的数量优势。”

    “先拿下荆楚呢?”武义久又问。

    “很难。”武义勇摇摇头道,“襄阳坚城……只有长久围困方能得手,非数十万人坚持数年。可是那么多兵马的粮草转运如何完成?”

    “也就是打不下来……”武义久吐了口气。这个答案他早就得到过了,是从都军机司取得的。

    都军机司还认为除非组建一支可以在近海内河击败东宋水师的舰队,海口进入长江。否则共和军根本不可能取胜!

    可是黄水海军也不是说有就能有的。周国海军自成立之日起就立志蓝水,喜欢建造吃水较深的大型风帆战列舰。不大重视沙船型的近岸舰船,对于桨帆船就更加忽视了。

    而东宋海军的前身东海国水师则是专注近岸水军的,战船以可以加装长江的沙船型炮舰为主。

    因此在近海和内河作战中,大周共和国海军是没有一点优势的。

    而要在黄水海军这方面迎头赶上也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所以要击败看似弱小的东宋还真的是不大容易。

    “大哥,”武义久看着自己的哥哥,“你觉得日本国如何?”

    “日本国?”武义勇有些茫然,这个一衣带水的领邦,还真是有点神秘。

    海军的高级将领也许还有点了解,他们大多随舰到访过日本国的博多港。可武义勇这个陆军上将(他已经升过军衔了),却从没有去过日本,也没研究过日本问题。

    “三哥,你怎的问起日本国?”武义勇接着问,“难道执政府想对日本用兵?”

    “不是执政府,”武义久摇了摇头,“是大人想要征服日本!”

    “征服日本?”武义勇虽然喜欢打仗,但是也没想过要去侵略日本。

    毕竟他和日本人民没有一点过节。而且对于“殷人东渡”什么的也将信将疑。他当然不会为了一个“可能存在”的富饶大陆,去征服日本国了。

    “大人认为,”武义久伸出两根手指道,“日本广有金银,还有铜矿,一旦征服可以纾解货币之困,此其一也;日本虽为岛国,但其地不小,人口又寡,气候土地也算适宜,可以殖民,此其二也。

    大哥,既然大人决心东征,我们做儿子的还是应该跟随的。这东征的主帅,要不就由大哥来担当吧。”

    原来武义久是想派个日本派遣军司令官给武义勇干干。

    这个差遣背后,自然少不了一番小心思!

    武义勇没怎么研究过日本,但是他弟弟武义久却找了海军都军机陈天理,礼部侍郎范之文这两个支日派,反反复复研究日本的国情。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日本是个军事力量碎片化的国家。没有强大的官军,但是却存在不计其数的“庄主”、“寨主”和“村长”的武装。

    而且地形也非常零碎,大块的平原只有一个坂东平原——这样的地形非常不容易集中兵力作战,也就山寨、庄园和村庄之间的战斗了。可同时也不利于征服者进行殖民统治。

    所以让武义勇出兵日本,就等于把他送进一个泥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