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父老的李孝忠、武义勇二位也有点吃惊。

    他们其实都在为攻打太原城的事情头疼呢!

    太原距离河东军团出发的易州有750里,中间又有大段路况不良的山路。所以攻城的重炮运输落后于计划,装备了12斤和18斤大跑的两个攻城炮兵营,现在刚进瓶形关,没有一个月根本到不了太原城。

    实际上,不仅12斤和18斤大炮没有运到,连共和军步兵师标配的6斤野战炮也没拉到太原前线呢。只有属于第三骑兵师的4斤骑兵炮刚刚抵达。

    而太原的城墙又高又厚,靠已经运上来的4斤骑兵炮恐怕很难轰塌城墙。

    而且太原不仅有东城,还有一个位于汾河对岸的西城呢!

    如果光靠4斤炮、6斤炮和简单的攻城器械,只怕个把月都打不下来。

    所以李孝忠和武义勇都认为暂时打不下太原,都准备要绕城而过了,结果人家牛啊羊啊欢迎共和军来了……

    “回两位太尉的话,”已经被当成座上宾,请到东山上一座堡垒里面的,听见两位大周天兵的将军发问,连忙摸着白胡子回答,“弱宋的贼兵早就被大周天兵吓破了胆,如何敢战?

    况且太原民心素来不属弱宋,自大周立国北疆以来,就北望王师,如今终于得见,自是万众归附。若王师攻城,百姓必应于内。弱宋贼兵不走,也必会内外交困,全军覆没。”

    还有这种事情?

    李孝忠和武义勇互相看看,都有点不敢相信。

    “两位太尉,”王老教谕这时又开口道,“老夫有一事不是很明,能否一问乎?”

    “请问。”武义勇道。

    “我大周天朝是不是要开科取士,并且不抑兼并了?”王老头问。

    这才是最要紧的问题啊!河东的士大夫才不管谁当皇上,他们只关心有没有科举可以考,能不能继续占有土地收租子……

    “哦,”武义勇点点头,“我国执政府决定在河东路开科举,将于年内举行发解试,中举者可在共和十年,也就去明年去天津市参加礼部试。”

    一听说有科举可以考,在座的几个儒生打扮的太原士大夫都有点小激动了。

    宋朝的太原可不比唐朝的太原了,各方面都衰退得厉害,文风更是不盛。进士数量在大宋的十几个府中也是倒数的。

    所以太原举人在历年科举大比的成绩中都惨兮兮的,甚至比不过江南的许多县。

    一个正奏名的进士搁在太原,那可是天人一般的存在啊!

    而这回大周天朝开科举,毫无疑问就是太原才子们的机会了。

    大周天朝一时半会儿还打不到江南吧?也就是说明年天津的礼部试不会有江南举子参加,说不定连河南举子都没有,顶多就是河北、河东的举子比文采。

    这下太原府怎么都该出一批进士了吧?

    武义勇又道:“至于土地兼并之事,我国本就没有抑制啊。私人田地,向来是可以自由买卖的。”

    授予骑士、府兵的田庄是国有土地,骑士、府兵只有使用权。而且他们是以当兵的义务换取使用权的,为了确保兵源的数量和质量,国家当然要规定田庄使用权不得转让,不得析产继承了。

    而私人土地在周国,一向是拥有自由处置之权的。

    所谓抑制兼并,主要是通过国有土地占绝大多数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禁止私田转让实现。

    武义勇又道:“至于太原府的土地问题,本官和李上将军是军官,不会过问,稍后自会有共和执政府委派的地方官前来处置。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他们。

    不过本官知道,我国执政府在并代路是承认田主的土地所有权益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