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开销还是325营新军了!

    枢密院已经把新军整编组建计划拟定好了。除了早前纪忆提出的320营方案,还增加了炮兵。每个营都加了一个小小的炮队,4门野炮加上100人的编制,还有配上大量的马车和工具。另外还增设了5个炮兵营,配置的全都是大口径的重炮。因此320营新军计划就变成了325营,需要开支的军费更是比原计划增加了不少。

    想到这325只吞金兽,赵佶忍不住就想念过去“丰亨豫大”的好日子……现在已经不能愉快的花钱了,而是必须勒紧裤腰带办新政、办新军,这皇帝当得越来越没滋味儿了!

    “陛下请看。”纪忆将一串“大周通宝”递给了一位小黄门,后者将之交给了赵佶。

    “这是……”赵佶看着铜钱,“大周通宝?”

    “陛下,这是周国的大周银行所铸造的铜钱。”纪忆道,“是铅、铜各半的劣钱。”

    “哦,记起来了。”赵佶点点头,“报纸上都在说这种钱不好,说咱们大宋的铜钱好用。纪卿,你不会是想铸劣搜刮民财吧?”

    “陛下,”纪忆连忙摇头道,“臣没有想铸造劣币。臣只想集中铸币之权并且开办大宋银行。只有将铸币、发钞之权集中起来,朝廷才有可能通过发行债票筹集经费。有了钱,办新军、筑棱堡、建封国就都不是问题了。

    如果朝廷总是迟疑拖延,一旦周国的劣钱通行天下了,咱们的铜本位银行券就发不成了。到时候大宋国内通行的都是周国的劣钱或者和周国一两银挂钩的银行券……朝廷的财政,可就要被周国掌握了!”

    赵佶一听,顿时就有一种后背发凉的感觉。

    大宋的钱袋子要是被周国掌握了,那么这天下也就快丢了!

    “纪卿,大宋银行是一定要设立的,铸钱之权也要交给大周银行。只是……”

    只是宫中的财权不能减少!

    纪忆当然明白赵佶的心思,家国天下嘛!

    “陛下,大宋银行可以设双提举,政事堂和宫中各提一人。”纪忆让了一步,“监理会的监理,也由政事堂和宫中各提三分之一的人选,还有三分之一由各大商行提名。”

    “宫中封桩库的钱财要不要存入大宋银行?”赵佶又问。

    存入?

    纪忆心想:封桩库的钱如果“存入”大宋银行,而不是作为股本“投入”大宋银行,那大宋银行不就是个空架子了?

    “当然是存入。”纪忆还是给出了能让赵佶满意的答复。

    “那么……均田地之事当如何实施?”赵佶忽然转了一个话题。

    纪忆的改革有三面旗帜,一是练新军;二是建封国;三是抑兼并,均田地!

    其中练新军和建封国在大方向上并没有什么异议,但是抑兼并、均田地却争议颇多。

    “此事……”纪忆顿了顿,“当妥善实施,万万不可激起民变人怨。不过也不能不做,毕竟天下田土有限,而百姓繁衍日众,人多地少,土地又日益集中,终究是个隐患。现在东南、天津的丝绸和布匹又行销天下,让女织无利可图,天下小民,都仰赖田土为生。所以朝廷必须要抑制兼并了!即便没有什么好办法,做一点,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啊!何栗、陈东等人行事虽然操切,为权贵所恨,但是朝廷的确需要他们,所以请陛下优容善待他们。”

    “朕明白了!”赵佶吐了口气,对崇政店内侍立的中书舍人道,“中书拟招吧!准两府集议所奏,开立大宋银行,并授予铸钱和发行银行券之权!封桩库所藏之铜钱、白银、黄金,系数存入大宋银行……”

    ……

    政和新政最关键的一步终于迈出了!

    有了大宋银行才能发行以铜钱为基础的银行券,有了银行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