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好处是使得整个军队有了更强的凝聚力,有了更强的战斗力。试想一下,军令出,下面的人拒不执行,那一个连军规都没有的军队,何去谈打什么胜仗呢?

    倒是曹操,虽然治军也很有一套,但是对于军令这一点,似乎还是太过松动了一些。尽管他也曾强调军令出,将士从命的说法,可真正执行下去,倒并不是那般的彻底了。仅此一点,双方军队的战斗力之比,天朝就先胜了一筹。实际上就是相比于西蜀而言,魏军军纪也是有所不如,至少诸葛亮为了言明军纪,是真的敢拿手下将军头颅说事,反倒是曹操爱才之心太盛,很难做到。

    “元让,典韦虎将矣,不好力敌呀。”曹操似也是习惯了夏侯惇这般与自己说话,竟然还解释了一句。

    夏侯惇并非是对曹操有什么意见,不过就是一仗下来,没有收获心中有气而己。现即然王上有了解释,他便没有得寸进尺,在说一些什么。而此刻对面的天朝大军动了起来,数不清的骑兵从军中涌出,似是要向前而来。

    曹操看到了这一点,当即就对着身边的另一名将军曹彰说道:“彰儿,这一仗交给你了,定要获胜。”

    “父王请放心。”被点到名字的曹彰将军,当即就很有信心的抱拳答应了一声,这就回身也点齐了五万兵马,迎着越来越近的天朝大军就冲了上去。

    曹彰,字子文,是曹操众多儿子中最能征善战的一位,同时也是一位野心家。

    从小的教育下,他就崇尚武力,在他看来,武力一途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心中是这样认为的,一直也是这样去做的,使得曹彰自小用心学武,终成为了现魏国中有名的将军。

    不久之前,兄长曹丕战死,此事听在了曹彰的耳中,他虽然有些难过,但更多的是窃喜。因为一直以来,他的目标就是继承父王曹操的大统之位。而想做到这一点,他还有几个不可避免的竟争对手,比如说大哥曹昂,二哥曹丕,甚至还有弟弟曹植。

    这三位都身受曹操的赏识与喜爱,也成为了曹彰前进路上的拌脚石。

    只是这三位,真正让曹彰忌惮的只有二哥曹丕而己,因为只有这一位是文武双全之人,且为人极其能忍耐,甚至很多时候,这位二哥心中想的是什么,他都难以猜出来。

    但好在的是,曹丕被围之下自刎了,这就使得曹彰自认魏国第一,无人在可与自己争其位。因为大哥曹昂,为人太过忠厚了一些,且性格温和,做儿子自然是极好的,但若是做君主,怕是难有手段压下众人。至于弟弟曹植,那根本就是一个文人而己,诗词歌赋倒是厉害,但说到带兵打仗,治理国家能力就差之太远了。

    可以说,没有了曹丕这个对手,曹彰都认为以后魏国的大统必然会由自己来继承了。

    心中是这般想的,现在父王又让他带军出征,这便自然让人认为这是一种考验,这他当然就要好好的表现一番了。

    点齐了五万兵马之后的曹彰,这就带着手下副将乐琳冲了出去,他要通过这一战来成名。他也相信,这一战若是打好了,自己必然声名大噪,如此之下,继承大统之位,非他其谁?

    曹彰带兵迎战,张辽亲带五万骑兵而来。

    跟着张辽一起的是副军团长庞德将军。

    之所以带上了庞德,张辽也有自己的心思。即然是首战,当然定要胜之了,这也是激励军心的一战,更是七军团在皇上面前表现的最好时候。

    如此,张辽与庞德两员虎将,这就带上了五万七军团的精锐直冲而来。

    战前一个半月,各军团得到了扩军的命令,七军团也不例外的引新兵十万,使其总兵力达到了三十万之众。这一次为了获取首战的胜利,他甚至没有用一个新兵,所用之人,尽皆是战场老兵,甚至多数都是曾与罗斯国有过交战经历的士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