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和手下仆役们找到一个门路,把这种情况给松解一下。

    这也是为什么大晋朝廷,明明占据天下第一富裕的东都地盘,明明拥有大量的高手,明明拥有精良的装备和军队,却偏偏数十年,困守在东都这块地盘的原因。

    不是什么周边势力全力围困东都的原因,或许一开始有这原因,但后面却完全因为是东都官宦子弟数量超编得恐怖,甚至军队里一个实权伍长的位置都能打破头。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些超编的家伙,各个都有着复杂关系,随便一个都能拉扯出一串高官来,单单维持这些家伙的俸禄,就足以把东都的税赋吃空!

    官员权贵子弟众多,就是限制住东都对外扩张的主要原因,所以现在一发现有机会把这密集而庞大的队伍给稀释了,大晋朝堂哪儿不立刻行动。

    所以因为这样的追求,本来一开始那几个盾牌州,被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准备一个正牌钦差,两个副使,以及一帮随从护卫的结论,马上被换成一个盾牌州一套上万人钦差使者团的提议,经过一番争论后,自然是皆大欢喜,不论是勋贵还是文官,又或者武官甚至是太监,所有朝堂的势力都得到了满足。

    只是这些朝堂大臣争论的时候,代表皇帝宝座的位置上是空荡荡的,因为大晋皇朝的这代皇帝长期卧病在床,而且子嗣都死光了,大家早就习惯了这种不需要皇帝同意,几位大臣商量一下就可以做出国策的事情了。

    兴奋的他们根本就忘了自己这么做会不会一厢情愿,那些盾牌州的势力,是不是愿意接受自己这些钦差的领导,天下其他支援盾牌州的势力,又是不是愿意接受

    朝堂的势力把手伸到地方来。

    反正已经被美妙的前景,吸引得都有些忘乎所以的大晋朝堂,兴奋异常的派出数帮钦差团,而这些钦差团也兴冲冲的冲向那几个盾牌州,而且他们为了争夺大义名分,居然一启程就向天下发布他们的意图,高举着领导反杨锋大旗的名义招摇过州过郡。

    东都朝堂搞出这行径,天下的势力首脑们可全都恶心死了,很多势力直接就跳脚破口大骂,因为天下诸多势力为了预防杨锋的飞速扩大,全都是送钱送人送粮送物资,就这个所谓的大晋正统,一个铜板一枚粮食一个童子都没送,现在居然想借着自己这些人的血肉崛起,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

    只是这些恼怒的情绪很快就缓解下来,不说这些势力首脑自己思量,他们的幕僚也会提醒他们,要想这个反杨锋联盟能够正常运转起来,还真需要有一个名义上的首脑存在才行。

    而这个显然聚集了天下所有力量的首脑,绝对不是哪个势力的首脑能够当上的,任何一个势力的首脑上台,都有不服气的人。

    只要一有人不服气,不管是后面负责补给的势力,还是前面当盾牌的势力,结果都是反杨锋联盟一团散沙,这样的状况绝对是没法抵挡杨锋的!

    而能够让大家虽然心底嘴里都不怎么服气,但还能忍耐的就只有大晋皇朝,这个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有这个资格了。

    明白到这点后,诸多的势力没有那么气愤了,但紧接着大家又紧张起来。

    虽然要借大义的名头,但也不能真把这名头送给大晋皇朝吧?真给个盟主的身份,一切事物就算大家商量着来,慢慢的权力也会落到那些钦差手里的。

    毕竟他们拥有大义名分,完全可以把下面的低级军官和兵丁,以及那些平民都给收拢过去!

    这样一来,等干掉杨锋后,大晋皇朝不是能死过翻生?这怎么行啊!好不容易可以自把自为了,哪儿还能允许太上皇重新出现!

    这些势力一合计,干脆组建一个联盟出来,所有有份支持反抗杨锋的势力都有一票,然后按照投帮结果的多少来行事。

    反正现在主要是防守,制止住杨锋的扩张势头才是最紧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