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data-ad-region="top"

    手机阅读点这里

    "('')" "()

    从某种程度说起来,清朝其实也挺倒霉的。 %77%77%77%2e%6c%6e%77%6f%77%2e%6e%65%74别的不谈,国历史15次8级以的地震,其有8次发生在清朝,也是没谁了!而这次发生在郯城一带的8.5级地震,同时也是华东地区历史最大规模的地震,直接影响了附近数省一百五十多个州县,使其受到了程度不一的破坏,另外还有十余省四百多个州县受到了影响,堪称是超级大地震。

    这样程度的地震,对农业社会的破坏力是极为惊人的,尤其对清军控制区内更是如此。包括山*東西四府、HN归德府、江南淮安府、HB河间、大名、广平在内的九府数十县,为了支应土著在青州、济南一带的十余万大军,承担了极为沉重的赋税、徭役任务,说是被榨成了人干有些过分,但生活困苦、家徒四壁、手无余粮倒是真的,生活水平起承平日久的HBHNSX陕甘等北方核心地区要差许多——至少在这几个省份,土地开垦面积逐年扩大、人口日渐增多、经济愈发繁荣都是可以看得见的事情,起人民困苦、经济停滞的述几府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层次的。

    当然了,转运粮草、服徭役对述九府数百万百姓是沉重的负担,但也不意味着他们的生活南明或顺军治下的百姓差多少了。首先,北方在经历了明末战乱,人口锐减之后,旧有的乡间秩序受到沉重打击,士绅数量大减,清廷统治地方后,将大片无主的土地收走,除部分分给了旗人之外(后来也很快停止了圈地),绝大部分都分给了地方的百姓。

    毋庸置疑,这种平均地权的行为是能够极大活跃地方经济、释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提高人口数量的。因此,虽然他们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山*東十万清军的部分粮饷供给(其余部分由清廷从他处协饷转拨),但生活也未必穷兵黩武的大顺、厮杀不休的李郑二部治下、横征暴敛的吴三桂川,以及供养了明廷政府机构大量闲杂人等、大量垃圾军队的西南省份要差多少,大家彼此彼此罢了。

    不过,这种相对脆弱的经济是建立在正常年景之的,一旦遇农业社会所无法克服的灾害(如此次郯城大地震是了)述九府数百万百姓扑街很难避免了——离震稍远的归德、大名、广平、河间等府或许会稍好一些,在地方政府参与赈济后应当能勉强维持下来,不过在灾情严重的山*東西四府及江南省的淮安府,这次地震不啻于一次毁灭性打击,针对他们脆弱的农业经济的毁灭性打击!

    根据东岸侦骑冒险进入青州府得到第一手资料推测,青州全府十二县、一州、一卫此时的秩序大概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完全瘫痪大概有些夸张,但陷入了极大的混乱之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交通断绝、房屋大量倒塌(这里可至少都是8度区核心腹地呢,梁向俭此时所在的胶州城也处于8度区边缘)的情况下,各州、县、卫之间声息不通,屯驻在四处的各营兵马联系不畅,已是大概率事件。

    至于说民间百姓,平日里没甚余粮,又刚刚接受了长达数年的旱、蝗灾洗礼,很多人才刚刚从逃荒的外地返乡,惊魂未定,这会又遇到了地震,简直不是一个惨字能形容的。因此,梁向俭估摸着,这些山*東百姓搞不好又要大规模涌向东岸控制区“食”了。要知道,在去年刚刚结束的旱灾,一些早先逃荒到东岸控制区的山*東西四府百姓,

    颇有一些后来又偷偷返家的,这些人给青州、济南诸府的清国百姓带去了东岸人“仁义”的名声,稍稍破除了一些清国对东岸多年妖魔化宣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何况,莱州府邻近东岸控制区的昌邑、高密、灵山卫等地百姓也不是傻子,东国朝廷奋力救灾、赈济百姓他们都看在眼里,久而久之也会有一些消息传回西四府,这些无疑都给东岸做了一次正面的宣传,使得西四府的百姓不再对望登莱逃难充满了抵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