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吕调阳站在原地,一时无言。

    他不知道皇帝究竟是灵光一现,还是有意试探。

    见皇帝朝他看来,只能推脱道:“御史风闻奏事,臣不是言官,未经过常朝详议,不敢多加置喙。”

    这也是没办法,他之后是要弹劾高拱的。

    现在皇帝问了,他无论怎么表态,都不合适。

    但,朱翊钧却非要他开这个口。

    很是坚持地说道:“要什么详议,朕只是问吕卿看法。”

    “方才不是卿与我说,如此不合祖制吗?”

    吕调阳无奈,眼见躲不过去,只好模棱两可:“言官弹劾,事出有因,冯大珰这一身职司确系不合祖制。”

    “不过……孟冲猝亡,事有权宜,也未尝不可。”

    “终究还是要看圣上和太后心意。”

    朱翊钧失笑摇头,经典的热情礼貌,但没有观点。

    他悄然放出诱饵,说道:“那吕卿方才说的,元辅身兼吏部一职,又是如何看?”

    吕调阳一怔。

    刚才他只是随口一提,竟然还真被皇帝听进去了。

    但他也没光棍到直接背后进谗言。

    拿不准皇帝态度,他只得小心试探。

    不时看向皇帝,谨慎道:“元辅德高望重,众望所归……”

    朱翊钧打断了他:“吕卿,朕虽年幼,也知何为君臣之道,卿如何忍心虚言应我?”

    可惜,这一套对高仪那种好使,不意味着朝臣们都吃这一套。

    吕调阳循吏出身,魔抗还是高出不少。

    他整理了一番,斟酌道:“陛下,非是臣虚应。”

    “元辅与冯保不同。”

    “任吏部尚书,是彼时朝局所需,先帝钦定,权宜之计。”

    “此后元辅多次疏乞罢免选官一职,先帝因为并无其他人可替,一直不允,并非元辅栈恋不去。”

    他这话,面上尽是维护,却是在暗示,这确实也是当时的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

    若是新帝觉得有合适的人选接替,那祖制这个由头也是能用的。

    这就是试探了。

    朱翊钧听是听懂了,却绕起了弯子:“原来如此……那吕卿方才所言,元辅曾被弹劾,又是何缘故?”

    若是高拱没有栈恋的意思,怎么会引人弹劾?

    吕调阳不急不缓地解释道:“陛下,是户科给事中曹大埜妄言罢了!”

    朱翊钧眼神示意他细说。

    吕调阳回忆一番,说道:“今年三月己酉,曹大埜弹劾元辅十大罪状。”

    “说元辅结党营私、贪污渎职、阻塞言路、任人唯亲。”

    “其中便说了元辅‘升黜去留,惟其所欲’,要劾元辅吏部一职。”

    朱翊钧好奇道:“当真是妄言?”

    吕调阳暗中看了皇帝一眼。

    他十大罪状精挑细选了几条,自然是故意而为之。

    眼下言官尽数聚集在高拱门下,故旧门生都身居要职,恰好冯保又在此时说高拱结党。

    但凡皇帝将这些罪状与现状一对应,就应该会对高拱起疑心。

    若是本身对高拱有恶感,他便能从表情上看出来了。

    届时才好考虑要不要更进一步地影响皇帝。

    可惜的是,皇帝脸上丝毫看不出有半点疑心,或者是嫌恶。

    恐怕,这位新帝对高拱印象还不错。

    这下他更不好直接针对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