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林秋回到家的时候,直接进入一旁的浴室洗个澡。

    再出来的时候林父已经在院子内劈材。

    见状林秋走过去。

    “爸我来。”

    林父把手中的斧子递过去,他在一旁的木头上坐下。

    “林子,你说爸和你妈去了城里能干点什么?”

    也不知道昨天晚上林母是怎么说的,林父对去城里有些松动。

    但他还是有些担心。

    劳碌了一辈子的人如果要是到城里,真闲下来,他会不适应的。

    林秋正在劈柴火的动作。

    “爸,其实我想着如果可以的话,你和妈一起弄个小超市卖点货。”

    “卖货,不行不行。”

    林父摆了摆手,连连拒绝。

    他老实巴交的,摸惯了锄头,除了种地,其他的根本就不会。

    “爸,这样,我们先去看看,如果你要是实在不适应的话再回来。”

    “好吧,我也和你妈说了,咱们先这样定下来吧,不过家里的事情总要处置。”

    “没事的爸,我请了两天假,等咱们这头收拾好了再一起回去。”

    事情就这样决定下来。

    林父盘算着先去城里看看。

    如果实在不行,再回来种地。

    既然打算走,家里养这些鸡鸭总是要处置。

    林母知道在城里无论是什么东西都是要花钱买。

    所以鸡鸭杀了一些,打算带到城里去。

    剩下的都是便宜的卖给村民。

    至于家里的地,林父找了相熟的人,把田地拜托给他。

    等到秋收的时候,林父要一些粮食。

    至于房子就简单了。林父把他交托付给了邻居。

    钥匙交给邻居,让他帮忙照顾一下。

    至于园子里的菜,邻居随便薅,免得老了。

    就这样,把家里安排妥当,又收拾好要带的物品,已经是两天之后的事情了。

    按照林秋的想法,只要带一些简单的衣服就好了。

    可是林父林母却不是这么想的。

    他们认为穷家富路,所以家里能带的,甚至粮食都带了不少。

    林秋头疼无比,却也拗不过两个老人。

    无奈之下只能由着他们。

    于是他们一家四口背的背,扛的扛,踏上前往苏城的车。

    终于一家人来到苏城。

    在脚踏上苏城土地的那一刻,看着车站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林父憨厚的脸上多了一丝僵硬。

    “爸,我们出站,然后找辆车回家。”

    四口人拿着行李,好不容易出车站。

    车站是人群最密集的地方,也是最繁华的地方。

    看着车水马龙,来来往往的行人,苏父觉得自己的眼睛好像不够用似的。

    林父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

    村子里出外打工的后生很少。

    他被车站外面的繁华给震惊到了。

    林父东瞅瞅西望望。

    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儿子和女儿都劝他来城里。

    但他心里也多了一丝忐忑。

    他能适应这样的生活吗?

    林母察觉到老伴眼中的不安,拍了拍他的手。

    “走吧,过两天你就适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