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不能交给冯氏,将来等两个孩子成婚的时候,各给一半。

    虽然的确惦记周氏那一笔丰厚的嫁妆,但自己扶正的事儿显然更要紧,所以冯氏直言她绝对不会贪图周氏的嫁妆,由着周家全数带走了。

    陈玉蓉出嫁的时候,因为她的婆母梁夫人,和周氏是手帕交,清楚周氏的嫁妆单子有什么,同周家关系也好,所以冯氏没敢伸手,陈玉蓉就顺顺当当的拿走了属于她的那一半。

    所以周氏剩下那一半嫁妆,现在在周家人手里呢。

    “不出意外的话,周家这些时候也会派人把东西送来了,大姑娘嫁人后,周家生意做大了,举家迁往了京都,这几年都没派人来过,少夫人您和三少爷大婚时,听说因为周家老太太身体抱恙,所以也没来呢,礼倒是送了不少。”梅香仔细道。

    而这会子听完她的消息,许纾和也是满意。

    显然这些消息不全是从梅香母亲那里打听来的,肯定还从府里其他人那里探听了些,可见梅香做事细致周全。

    “好,我知道了,你做的不错。”许纾和笑意温和,“你爹娘如今是不是都在庄子上做事?我想着他们年岁大了,也该做些轻松的差事,我虽没什么本事,但也能打点一番。”

    听得这话,梅香一时也高兴,“多谢少夫人,奴婢爹娘在庄子上待惯了,府里人情复杂,倒也不必回来,少夫人若能安排,只叫他们在庄子上做些轻松的事儿就成!”

    “放心吧,你娘是婆母旧仆,如今你又跟着我,我自会待你们一家子好。”许纾和点头。

    又说了会子话,才叫梅香出去了。

    现在好,嫁妆的事情不必死等着从陈玉蓉这个糊涂的姑姐这儿下手,从打听来的消息看,周家人当是靠谱的。

    于是转头吩咐,“新月,你亲自盯紧了府里的消息,探听着周家人会不会来,另外,防着万爽斋。”

    冯氏要想抢嫁妆,定然不会安分的。

    新月郑重点头,也是警醒起来。

    而安排好这些,许纾和就带着新月出了趟门。

    去买书,另外也看一看她自己的嫁妆铺子。

    买书自然是给陈知看的,她的嫁妆铺子呢,则是想挑了好的来给陈知练手,增加实践经验。

    毕竟眼下看,争取陈知母亲嫁妆这事儿,怕还有的折腾,她可不想久等,要赶紧动起来了。

    这一趟逛下来,也是累的不行,铺子倒是有合适的,能给陈知练手的,但这商业方面的书籍嘛,许纾和就不太满意。

    她究竟是拥有着许多年后的知识,见过的商业手段要比现在多很多,所以思来想去,决定结合如今的商业书籍,亲自写出一本笔记来,慢慢教给陈知。

    相信接收了她这种更超前的商业知识,陈知肯定能进步的更快,至少,要比现在同时代的商人们会不一样些,这样也更能快速达成成就嘛。

    琢磨着这些,许纾和都不得不感叹,她确实是顶着娘子的身份,操着当娘的心。

    只盼着孩子不辜负她的筹划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