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佛祈福,所以她们不止吃了佛前撤下的乳饼,也在各个殿里磕过头。”

    谢玄英默默听着。

    “除此之外,还去了杨柳池。这是哪里?”

    谢玄英过惠元寺好几次,早就知道:“就是山下的石头池子。惠元寺有一口甜泉,泉在山里,平日只泡茶供佛,洒净也的此水,据说颇为灵验。百姓认为泉水有佛力,故而在山下挖了一个池子,汇集下游之水,挑回家沐浴。”

    他口气平淡,不当回事,显然也有缘故。

    惠元寺的泉水,因为流的少,不够日常使,确颇为珍贵。但说话,就是僧人拿讨好贵客的噱头。

    谢玄英每次都能喝到,不见得不生病了。

    程丹若听罢,心里已有几分准。古人不知道痢疾的传播方式,查起费力,但她知道,倒推就事半功倍。

    “如果真的是这水污染了,或许小王爷那里……”

    谢玄英立即道:“我会弄个明白。”

    这时,门外终于传脚步声。

    水取回了。

    谢玄英专程问一句:“哪里的?”

    郑百户答:“井里打上的,您放心,寺中均这口井,无人生病。”

    他这才接过,放在小茶炉上。

    水滚得慢,却又没了话题。

    程丹若起身:“我该回去了。”

    “你急什么。”他轻轻白她一,“坐下。”

    她委婉道:“很晚了,我明日还要早起。”

    谢玄英不理她。

    程丹若就当他默认,顾收拾药箱。

    这次知道要出门几日,带了一个的藤编箱子,总共两层,有纱布、手术器具、竹筒、药瓶,以及行囊笔和宣纸。

    “你要去哪里?”他问。

    她张口欲答,却忽然识到,己尚且不知道在哪里安置。

    他弯了弯唇角。

    水沸腾,“咕噜”冒泡。

    他泼掉残茶,倒满半壶,又熟地打开药箱,将茶壶放到里头:“拿去,晚上喝。”

    程丹若一时犹豫。

    “郑百户,送程掌药去潘宫正那里。”谢玄英没给她机会,开门叫人,这次正式地介绍,“世妹,这是郑百户,在东华门当值,你若有什么急事,可以寻他。”

    程丹若心知皇宫封闭,有一条畅通的信息渠道十分要,遂立时道:“以后请百户多多关照。”

    “不敢。”郑百户谦逊着,微微抬。

    烛光下,少女身穿湖蓝色常服,衣饰简朴,样貌清秀,年纪虽不,却有一股沉稳端庄之气。

    他暗松口气,心想己所料不差,这是人在内廷的人。

    “掌药,请。”郑百户觑一就收回目光,在前带路。

    “告辞。”程丹若背上药箱,跟着他走了。

    谢玄英立在屋中,目送她远去。

    说好笑,此前他在宫中出入十年,从未真正收服过谁。手下的人虽都服他,但他待他们一向平常,无心腹。

    直到程丹若进宫,内廷鞭莫及,迫切需要人手,这才下功夫物色了人选。

    郑百户是世袭的百户,家里原有的靠山在父亲那辈没了,虽袭了百户,却没有好差事,只好下苦力气练武,年年比试前十,再卖掉一些祖产,处送礼,终于谋得宿卫的差事。

    平日做事,无论小都办得妥当,能力不差,难得嘴紧,等闲不开口,也因此没什么露脸的机会。

    谢玄英取中他的稳,行事不轻佻,又有往上爬的野心,但真正决选他,还是看的人品。

    郑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