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走到摘星阁门口,她心快从胸口跳出来了。

    骆心词回头朝连星的方向看了一眼,模糊见连星与自己比了个手势,点点头,快速隐了进去。

    庭院中昏暗,但至少还能看见近处事物的影子,阁楼中却是伸手不见五指。

    这是骆心词第一次进入摘星阁,本想与侍女打听一下内部环境,怕传到明于鹤耳中引起提防,最终没问出口,只得扶着墙壁一步步摸索,很是艰难。

    所幸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骆心词摸索到楼上,打亮火折子,如愿看见桌案上摆放着的一摞文书。

    她快步走近,怕被起夜的下人发现,不敢点灯,一手持着火折子,一只手快速翻看起。

    名录是按年份编纂的,骆心词全部心神都凝聚在上面,一目三行,看得飞快。

    只是结果不如人意。

    她将那年中举名录从头看到尾,王姓官员不少,改名的也有三四个,“王寅桡”这三个字却始终不见影子。

    骆心词满心期待落了空,对着翻到最后一页的文书,怀疑是自己看漏了。

    明于鹤会在子时回来,那时已经很晚了,他未必会再到书房中来,但为了不出意外,骆心词最好在子时之前离开。

    她无暇多想,赶紧重新翻找。

    偏那一年新增进士有近两百人,骆心词算着时间,心中着急,翻到第三页时,额头已沁出汗水。

    等看完最后一个名字,骆心词心头凉意遍布,双膝一软,重重跌坐在太师椅上。

    没有。

    自听说典籍司的文书这事后,她几乎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上面,壮着胆子进了摘星阁,却没能找出线索,骆心词恍若被兜头泼了一盆冰水,一时间不知所措。

    手上的火折子不知何时熄灭,阁楼中一片漆黑,间或有远处的夜鸟啼鸣声传来。

    骆心词就这么坐在黑暗中。

    王寅桡千真万确是那年中举的,为什么上面没有他的名字?

    朝廷的记录,不可能有遗漏。

    除非……除非这份文书被人动过手脚,他的旧名被抹去了。

    这就意味着王寅桡权势大到可以借阅典籍司的文书,并且早早想到这一步,做好了防备。

    没做亏心事,为什么要掩去旧名?

    骆心词默默捂住抽痛的心口,呆坐了会儿,她吸吸鼻子,用手背抹了抹眼角,再次从头翻找。

    王寅桡可以改名、抹去旧名,但出身、籍贯这些同样需要记录在册,他不可能全部作假。

    只是这么一来,需要查看的信息更多,耗费时间更久。

    骆心词强行忽略心中的酸楚,集中精神查看起那年举人的籍贯。

    当她再次将名册翻至最后一页,浓浓夜色中,冷不丁地传来两声尖锐的猫叫声。

    骆心词打了个激灵,匆忙将文书恢复原状,用火折子探了下路,将要下楼,下方已有摇曳的烛光照入。

    她心中惶恐,连退数步,举着火折子飞快打量了下这间书房,忙不迭地躲到最内侧书架后的角落中。

    动作太仓皇,熄灭火折子时,食指尖被烫了一下。

    摇晃的光影逐渐明亮,骆心词分不出心查看伤势,提心吊胆地缩在书架后,大气不敢出。

    书房中越来越亮,在脚步声传来后不久,摇曳的灯笼光芒被明亮的烛灯代替,有太师椅拖动的声音,也有人开了口。

    “说了吗?”

    “回小侯爷,属下与瞿礼周旋的这些日子,这人一直在提些无足轻重的往事,无论属下如何诱导,他都对那事闭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