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家竟有了怨怼,连自己兄长来拜寿,他都避而不见。

    贾政见王夫人神情,多年的夫妻,哪里不知道她心里想左了。

    “夫人不要多想,的确是部里公务要紧,明日侍郎大人要召集我等商议营造金陵大慈安寺事宜。

    大慈安寺是圣上为生母宪孝皇太后修建的,此事是工部眼前第一要紧之事,我怎么能缺席呢。”

    王夫人听了这话才算释怀,她出生豪门世家,多少知道一些宫闱秘闻。

    当今皇太后只是皇帝嫡母,皇帝的生母另有其人。

    据说圣上生母当年只是景秀宫一名张姓宫女,受太上皇宠幸,才生下了龙种。

    依据宫规,生母身份低微,是没资格抚养皇子的,所以圣上自小在皇后膝下抚养,与生母一直不得亲近。

    后来圣上十六岁时,生母就病逝了,到死也只是個五品婕妤,寂寂无名。

    圣上登基数年后,才力排众议,追封生母宪孝皇太后尊号。

    如今圣上御极天下,威服四海,更加思念生母,觉得生母在世时过得微寒,无一日享用过尊贵荣华,心中耿耿于怀。

    因宪孝太后是金陵人,所以才在金陵修建大慈安寺,就是为了让生母享用香火,以尽亲恩。

    朝堂上遵循旧制的大臣极力反对此事,但皇帝圣心独裁,与诸多朝官针锋相对。

    虽金陵大慈安已开始筹谋兴建,但还是不时有御史出来呱噪……。

    只是自己兄长本想见自家老爷,商议运作九省统制的事,见那个终日游荡吃酒的大伯又有何用。

    ……

    礼部南院正堂。

    年中,皇帝任命原礼部左侍郎郭佑昌为雍州学正,为嘉昭十二年雍州院试主考官。

    因雍州院试的设考地就在神京,而礼部又是主管科举的六部衙门,所以郭佑昌被任命雍州学正,连官廨都没挪地方,倒也便利。

    雍州院试已结束近十天,礼部从国子监、六部、各县府抽调三十余进士出身的饱学官员,作为本次院试的阅卷官。

    这些人要从数千名参加院试的童生中,筛选出近两百名考绩优异者,进学本次院试秀才功名。

    经过近十天通宵达旦的艰苦阅卷,他们已经筛选确定近两百名进学人选,并确定大部分进学童生的考绩排名。

    目前就剩下院试头三名排位尚未确定。

    而院试头三名又从已筛选确定的前十名中进行优选。

    雍州乃神京隶属之州,大周第一州郡,北地学风最为鼎盛之地,能被这些阅卷官选为雍州院试前十之人,都是文章锦绣,才情卓绝之辈。

    因是从数千人中优中选优,前十之人文章考绩差距微乎其微。

    三十多位阅卷官又分成五组,分别从十人中甄选出三人,作为本次院试排名前三候选,最终由主考官郭佑昌从三人候选中排定名次。

    光是这一步骤,这三十多位饱学之士,整整争吵了两天才确定下来,并将中选的三份考卷呈给主考官郭佑昌。

    郭佑昌是永顺十五年殿试榜眼,一身才学也曾名传天下。

    能从数千份试卷中精选而出三人,其文章才情在当世童生中都是顶尖之选。

    即便是郭佑昌这样的学识眼界,也看得喜上眉梢,这三人的考卷可以说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但他的眼光更多的却汇聚到其中一份试卷上。

    本次院试八股考题取自论语: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

    这份试卷以“君子之于学,贵有其质而必尽其道也。”破题,开宗明义,立意新巧,针砭入理,令人耳目一新。

    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