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拳打脚踢,一边笑着大声喝骂。

    领头的少年格外壮硕,是村里孙屠户的儿子;

    被摁住打的小孩儿却仅有七八岁,显得瘦弱单薄,唇红齿白,五官秀气,是学塾里教书匠成夫子的儿子成方斋。

    因他父亲脾气古怪,常在学塾上罚人,若学生背不出书来还常向家长告状,难免让这些小孩儿怀恨在心。

    他们不敢为难夫子,便都报复在他身上。

    成方斋年幼懦弱,独自忍受,也不敢告诉成夫子,因为那多半会招致更多的为难。

    周满虽未上学,却也曾因扒在学塾墙上听过几回讲,这样的状况见过好几次,向来是不好管的。

    只是今时到底不同往日。

    周氏昨日才下葬,她嫌他们太过吵闹,搅了门前清净,于是脚步一停,淡淡道:“别在这儿打。”

    几个小孩儿哪里肯听?

    周满虽大他们好几岁,身量更高,可纤长细瘦,又脸容苍白,站得再直,在小孩儿眼里也没有任何威慑力。

    何况,大家都知道她断了半根手指头。

    屠户家的小孩儿看她一眼,冷哼一声:“一个残废来管什么闲事!”

    说罢又踢了成方斋一脚。

    周满压下眼帘,回身进屋。

    三个小孩儿以为她是走了,并未在意。

    谁料想,片刻后,竟见周满手里提了一把柴刀,再度从门里出来。

    也没一句言语,就站在人面前。

    柴刀弯刃,刀尖静静下垂,仿佛只是随手提着,可刃口沾血,本已使人心惊,偏她一张脸还面无表情,不起半分波澜。

    便是屠户家的小孩儿常年看杀猪,这时心里也冒寒气儿。

    几个小孩儿全吓坏了。

    无须周满再废话半句,他们心惊肉跳,拔腿就跑,一会儿便没了影子。

    原地只剩下污泥满身的成方斋。

    先前遭人欺负,尚能咬牙忍辱,如今得人解围,却平白红了眼眶。

    他强撑着从地上爬起,倒把他父亲教的繁文缛节牢记在心,拱手便要向周满道谢:“谢谢满姐姐……”

    然而周满看他的眼神与看方才那几个小孩儿并无半分区别,只随手将柴刀扔到道旁竹篱边上,冷冷对他道:“滚远再哭。”

    成方斋脸色顿时煞白。

    漆黑的眼仁里泪水打转,他竟觉得此刻的周满比方才还要可怕几分,哪里还敢多留?也赶紧仓皇跑走。

    只是周满扔下柴刀抬头,就看见不远处那棵老杏树下站的一行十数人,大多都着青黑长袍,虽然未佩刀剑,可那一股沉冷静肃之气,却绝非远近村民所能有。

    看样子,已经来了有一会儿。

    其中一位老者,须发尽白,手持藤杖,正微微皱眉瞧着她。

    在看见这名老者的瞬间,前尘记忆便纷至沓来。

    周满认出了他们。

    只是她看得一眼,便收回目光,并不理会,转身朝村外走,选了一条荒草丛生的小径上山。

    老者一见,眉头皱得更紧,问:“是她吗?”

    身后一中年男子穿着富贵,轻擦额上冷汗,回道:“小剑故城,属下亲眼所见,十成十的天生剑骨,确系是她,错不了。”

    老者手抚藤杖,回想方才那姑娘眼神,只道:“年纪轻轻,性情却如此冷酷……”

    *

    连日下雨,山道泥泞。

    上山的路不好走,可周满走得格外稳。

    山上是连片的杏树,因地势高些,四月时节尚有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