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计谋的唯一缺点,可能就是王需要全力培养这些大子,即使他们有归国的一天,也是如此。

    “王之胸怀…”九青感叹:“商帝王中,亦少有之,当是文成武达,目广授德。”

    闻声九青的赞赏声,蜚廉厚声一乐。

    目光中对九青多了些认同。

    对于帝辛,他自幼相交,将帝辛当中挚友,此时帝辛为王,他亦将帝辛当作大兴之主。

    “九青小卜比不少人都看得透彻,哈哈…”

    周围的大子们没有听清楚九青的低语,但蜚廉的笑声可丝毫不作伪,一些大子认为就是在拍蜚廉的马屁,以此拉拢蜚廉,不愧是小子抬上来的大子,众人暗自鄙夷。

    其中崇吉听见身旁的一大子言论,被吓得往后又躲了躲。

    那鄂弓见了呵笑一声,却继续整理着书册,对于九青,他自然有不满,但此时不是发恨的时候。

    鄂弓垂眸:自己也不过是中子抬起的大子罢了。

    微员倒是笑目不变,继续帮着册宫归纳书册,对蜚廉与九青的事情充耳不闻。

    其余大子中,有人反驳:“一路上不知是谁胡乱攀扯,廉师不搭理啊…”

    此言出,不少入了武臣,却只是一小小甲兵长,在行长之下的大子,怒红了脸,可没有人管他们,或者说,随着蜚廉看着这一批书册已经整理地差不多后,就至庭院正中,在册宫前挥手示意。

    四周随行而来的大子们都望了过来。

    “王有令,诸位大子来商为臣,此时朝歌新建,缺少小臣,诸位即可在朝歌建设,其有功者赏,有罪者罚,与商臣无异,不以诸位大子的身份论高低。”

    九青看得清楚,随着蜚廉说出此言时,那些大子的眸光一动,可见这些大子们都心中有意,毕竟他们或许能归国,但无定期,此时他们是一国大子,但国中的首领会不会因为他们久居在外,而舍弃他们的身份,暗立培养新的继承人,就说不定了……

    就如九国,不就弃置他这位‘大子’,培养元子嘛,虽说,此大子原来非大子,此元子原来非元子。

    九青目光微动,按理说,他有九国大子符牌,就有继承九国的权利……

    蜚廉宣令后,就挥退了一群大子,也不做安排,一时间,册宫之中,只剩下蜚廉与其二子,以及亲信。

    ……

    夕阳斜落,余晖洒在九青身上,那斗篷之上的归藏八兆,辉光微微,让蜚廉也不由多瞧了几眼,诧异之中的看不懂这些符咒的奥秘,只觉得神异非常。

    他言:“昨日听闻小卜以占卜,令朝歌城的小祝行三牲活埋之祀,得有有巢赐福,而立起典籍宫的梁柱?”

    一国之中,祭祀与戎都是重事,而在大商,祭祀与戎之前的占卜,却因为先决性,地位更为高尚,如此,戎在三者之内反倒是落到最后,对此,从尸山血海的战场中活下来,以功绩成就此时师位的飞廉自然十分不忿,十多岁时他选择了武臣之路,自然就与巫臣之间隐隐有争锋。

    此刻再提,却是另外一种心境,能助王者,巫、武有何不可。

    他的目光落在九青身上,审视的意味很重。

    一侧,恶来与季胜在自己父亲面前毫无一丝脾气,都装作木头似地跟随,也不敢说话,只是他们俩一个大大咧咧地学着自己父亲打量九青,另一个则对九青报以和善的笑意,那笑意掺杂了不少的示好之色。

    九青心中了然,王对他下达的命令,才正式开始。

    就听蜚廉道:“大王信任汝,所以令汝监管朝歌内的大子们。”

    九青眉目不动,轻轻笑着,应声接下帝辛的安排,同时从蜚廉手中接过一枚符牌,符牌比之九青的大子符牌,以及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