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儿子的话皆大欢喜。

    都是女儿的话也就罢了。

    偏贾敏生的是女儿,妾室生的是儿子!

    如果贾敏跟凤姐一样,机关算尽非要自己生出“嫡长子”的话,眼里揉不下沙子的话,她的那些心腹陪房必然会“为主分忧”,暗中对“孽庶”下手。

    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说无就无了。

    这踩了林如海的底线。

    贾敏在闺中时,就与嫂子王夫人不睦。

    她是贾母千娇百宠养大的,不是那种“温柔随和”的性子,又是下嫁给林如海,两人的婚姻模式,大概率类似凤姐和贾琏,最终的结局也相似。

    如今贾敏仙逝,为亡者讳,事情也无可挽回,多说无益。

    ……

    小暖阁里,贾寰看着泪流不止的林黛玉,不好说她父母的是非,只哄她说林如海已经填补了盐引亏空,官做得越来越稳,最迟后年就会高升入京,跟她父女团聚。

    黛玉也是这么盼望的。

    她在荣国府虽然住得舒适,终究不如在自己的家里安心。

    人又娇怯敏感,旁人一句不经意的冷话,她都会难受半天,日子久了难免悒郁多病。

    她躺在熏笼上本是想入睡,奈何除夕夜喧闹,烟花爆竹各种杂音,想要睡着不易,索性披衣坐起,要与贾寰、雪雁、王嬷嬷单独守岁。

    贾寰劝她眯一会儿觉,养足精神——

    “大年初一,府里还有一大套繁冗礼节,你是客居,不必理会那些,昨夜你也受了大惊吓,你也委屈得很呢。”

    会哭的孩子才有糖吃。

    能卖惨何必硬撑着?

    ……

    一夜倏然而过,东方渐渐露出鱼肚白。

    贾寰瞌睡虫袭来,惺忪着眼睛离开西暖阁回去歇息。

    路过贾母正房时,他瞥了一眼大自鸣钟,已经是寅时末刻,五更天了。

    花厅那边,因贾母年迈疲惫,宝玉又闹呆病,围在花厅中的人群渐渐散去。

    贾寰也随着人群往东小院里走。

    拂晓在即,除夕夜的余韵尚未散尽。

    荣国府从正门、仪门、二门一敞到底,直抵荣禧堂,沿途都挑着大羊角灯,两溜高照,几无死角。

    王夫人为了彰显她虔诚礼佛,各处佛堂灶王前都派人焚香上供,正房院内还设着纸马香烛,辉辉煌煌,奢靡铺张。

    这跟贾寰没多大关系,他只想早点回到自己的住处洗洗睡了。

    推开院门,里头安安静静,只有两对羊角灯高悬在檐下。

    奶娘这几日都不在院中,闹病回家养着去了。

    赵姨娘也搂着贾政睡着了。

    小丫鬟们缺了管束,诓赵姨娘说去贾母那边侍奉他,一转头就偷溜回了家,跟她们的老子娘一起守岁过年,到了这会子还没回岗。

    几个粗使婆子也有样学样,不见人影。

    贾寰无奈,迈着一双小藕腿,自己动手洗漱,自己往炭盆里添了新炭,自己抱出被褥铺在熏笼上,打了个夸张的哈欠,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