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吱呀,咚。

    一声停顿,接着木板被揭开,脚步声匆匆,有人在来回往返,不停从木板车上卸下货物。

    微风习习,旗幡扬起。

    观众看见旗幡上绣的大字,一时起了些许骚动。

    “朱氏鸭血粉丝汤。”

    这不就是朱大娘家的鸭血粉丝摊?

    就是他们经常光顾的一路边小摊,没想到能在电影院看到。

    朱大娘也出镜了。

    妇人身上拾掇得干干净净,摊子上也一样整洁干净,从板车上卸下的热汤、细□□丝、鸭血、豆芽、青菜,无一不新鲜诱人。

    镜头从这一街角小摊拉远,周围渐渐传来纷杂的脚步声、车辙声、马蹄声。

    豆花摊、包子摊、油饼豆浆摊、肉摊……摊主之间门高声招呼,整条长街在最平常的烟火气息中醒过来,这也是大多数梁京百姓一天的开始。

    放映厅里,观众看着热气腾腾的画面,熟悉的食物香味仿佛已经萦绕在鼻端,竟控制不住的偷偷咽口水。

    这就是他们每日必经的街道,不拘什么,一条长街走到底,总有他们吃过的东西。

    这一节是路遥和朱珠、哭八、太尔去街上拍的,足足拍了个早上,才截取出最好的画面。

    某间门放映厅里,朱大娘和街坊坐了一半的座位。

    朱珠平时在电影院,付迟剪片子的时候,她时不时溜去看一眼,回到家不免念叨几句。

    太复杂的东西她说不出来,朱大娘也听不懂,就说路遥在街上拍她们开摊的画面被放进了电影里。

    朱大娘回头又忍不住跟邻里唠嗑,搞得都很期待,甚至相约一起休息半天,就为第一时间门来看这部新影片。

    此时看到这画面,拍得远比她们想象中好看,还要热火朝天,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乐得合不拢嘴。

    镜头从热闹的长街开启,像一双好奇又沉静的眼睛,从刚开张的书肆、典当行、胭脂铺,正在做打扫的茶楼,后厨一片热闹的点心铺、酒楼,走在上学路上的学童身上逡巡而过……

    短短几分钟画面,就将在座的观众拉进他们熟悉的梁京清晨。

    下一秒,不熟悉的事情发生了。

    松安街上,春熙楼和荣喜书斋中间门那间门空置许久的店铺一夜之间门挂上新招牌,似乎要开张了。

    “路遥的超时空影院。”

    一个意义不明的奇怪店名,更加惹眼的是那霸道又新潮的装潢风格,丝毫不考虑百姓能否接受如此扎眼另类的店面。

    松安街的百姓议论纷纷。

    这个画面算是场景重现,每次电影院预告新影片,街上的百姓都会来围观。

    付迟在一楼和二楼放置了多个机位,拍到很多次相似的画面,剪辑拼接,最后请人配音,完美重现电影院刚开门时,梁京百姓的反应。

    后期配音时,付迟和几位梁京出身的土著配音演员聊过这件事。

    他们结合当时自己初闻电影院的反应,增添许多细节,台词也做了多次调整,呈现出来的效果既雅且俗。

    “俗”是通俗的“俗”,既保留住电影的质感,百姓也觉得这反应和他们当初一样,一点没有夸张。

    回看当初的反应,观众想到如今的电影院,居然开始期待后面电影院正式营业的画面。

    不论百姓如何议论疑惑,电影院很快正式开张。

    最初是招人、招人广告,到第一部影片上映,电影院的名声随着那部叫《天下第一》的武侠电影彻底在松安街上大爆。

    观众再次看到《天下第一》最初的预告片,恍如隔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