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对丰庆帝这个小儿子疼宠有加,给了封地还不让小儿子离开,丰庆帝的长子在京城长到了三岁,太子薨了。

    朝臣们立马乱了,要先帝赶紧再立太子,人选五花八门,有人要先帝立皇太孙,有人提议各地藩王。

    先帝道,“太子无嫡子,立皇太孙有违礼法!”一口否决。

    然后太子位置就落到了丰庆帝头上,他得父皇喜欢,又有嫡子。

    先帝刚立下太子大半年后也走了,丰庆帝登基,为了稳定朝局,丰庆帝得马上立太子,而他除了立嫡子为太子别无选择。

    太子如今也九岁了,皇后每当看到儿子就心疼,因为太子学业繁重,每天起的比鸡早,睡的比鬼晚。

    皇后还不能让儿子歇歇,否则就成了拖儿子后腿的母后了。

    九岁的太子看起来非常老持沉重,根本没有孩子的活泼,这可能也是生在帝王家的代价吧。

    人类的悲欢不相同,太子的艰难谢嵘也体会不到,如今她的日子宛如天堂。

    作为公主,照理她的生活水平和母妃是不相关的,皇子皇女的待遇另外算,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母亲受宠,孩子也会水涨船高,母亲没宠,孩子也得降低待遇,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

    谢嵘不一样,她太会争宠,所以她的待遇比一般公主的待遇高多了,现在便宜娘又成了江妃,谢嵘的待遇更是皇子皇女中的独一份。

    两岁刚过一点,她的库房已经有了两个。

    谢嵘三岁时丰庆帝给女儿启蒙,一开始不过是开玩笑教女儿认几个字,到了下一回来看女儿,谢嵘就开始显摆给丰庆帝看。

    丰庆帝当然惊喜,于是就又教了一些,谢嵘又是一字不错的复述出来,丰庆帝被谢嵘激起了教学的心思。

    其实丰庆帝根本不算一个好老师,但是谢嵘也不是个真正的孩子,所以丰庆帝越教越高兴,觉得自己还是个教书的天才。

    这天天气晴好,一大早德妃就带着自己五岁的女儿康平公主来到晨华宫串门。

    谢嵘看到德妃就知道这位打的什么主意,不就是知道丰庆帝下了朝会过来教谢嵘读书识字,这位是来蹭课加争宠的。

    不过谢嵘看了一下‘姐姐’康平,这位是真的五岁小孩啊,换在谢嵘上辈子也刚上幼儿园,唱几首儿歌是没问题,丰庆帝东一榔头西一瓢的教学风格,这位真小孩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啊。

    丰庆帝今天教百家姓,明天教千字文,后天弄不好就开始教一两句圣人言,间或夹着诗句和历史故事,这种风格,也就谢嵘能咬着牙接受下来。

    德妃果然十分坐得住,还不停的给江妃捧场,倒是康平公主,已经开始觉得无聊了。

    德妃也深觉纳罕,谢嵘在一边的罗汉床上看着一本精美的画册,安安静静独自坐了快半个时辰了。

    这份画册是丰庆帝送给女儿的,算是古代启蒙版百科全书,画风细腻写实,装帧精美,谢嵘看的津津有味。

    康平也凑过去看了一会儿,她看了一小会儿就坐不住了,奶娘只能抱着她哄着她,康平张嘴要哭闹,谢嵘抬头,“嬷嬷,给姐姐钓鱼!”

    这是谢嵘让匠人做的玩具,就是用木头雕刻成各种小鱼的形状,在鱼身上订上铁钉,然后用绑着磁石的钓竿把这些小鱼钓上来。

    这种玩具谢嵘上辈子在公园附近看的多了,都是小小孩玩的,用来哄宫里的孩子最好了。

    于是宫人们拿出一个大木盆,比较浅,放入木制加铁块的鱼,加上水,给康平一个钓竿,让她玩去。

    康平果然被各种各样色彩鲜艳的鱼给吸引了,玩的兴高采烈。

    德妃看着这个玩具,忍不住道,“好巧的心思,妹妹这怎么来的?我让尚工局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