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不过这种兴趣是比较表层的,大多数人听马正德等人介绍过了哥萨克人居住的地域,差不多也就满足了好奇心,忙自己的事情去了,但也有一些学员,除了本职的农业种植之外,还有广泛的人文好奇心,这个特意跑过来和艾放羊攀谈的技术员,大家都叫他小杉的,便拿着笔记本,说自己在做‘田野调查’,研究民族的成型,问的问题也很直接,如果是汉人,说不定都被惹怒了,但艾放羊不单没有生气,反而还回答得更直率,“如果靠抢能有吃的,谁愿意去干活呢?”

    从他的表情来看,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大家也不由得哑然了,仔细想想,却又觉得他说出了一部分的实情:如果靠抢轻而易举地就能得到食物,这……有多少人还会沉下心来干活呢?

    当然了,哥萨克人也不是完全不种田畜牧,事实上他们干起活来也都是一把好手,因为他们的出身就是牧民和农奴——根据艾放羊的说法,哥萨克人的人种是很庞杂的,他们有不服从从前钦察汗国管理的罗刹人,也同样有从钦察汗国跑出来的鞑靼人,打从一开始,就发生了这两样人种的混血,所以哥萨克人中也有人长得很像罗刹人,而且他们普遍会说两种语言,有鞑靼人血脉的部落自有他们的方言,也就是艾放羊说的这种,至于罗刹语那不必多说,首领肯定是会的,但倘若是鞑靼人血脉居多的部落,如艾放羊这样,罗刹语就七零八落的,他们需要说话的时候也很少,一般除了部落里的人,外出都不交流,跟着首领挥刀开枪,猛上就行了。

    这些年来,随着罗刹国的扩张,很多在斗争中败落的罗刹贵族,也会被发落到哥萨克的群体里,成为他们的一员,总的说来,这个族群在连年扩大,人数一直是增多的。平时他们也种田,这只能算是副业,一有空闲,他们就去抢掠商旅,如果什么地方的长官抓得严格,不愿意收取他们的贿赂,哥萨克人就去依附附近别的长官,给他们送钱,换取他们的睁只眼闭只眼,冬季的时候,他们也会去周围的城市打零工。

    相对于罗刹国本土来说,生活在领土外围的哥萨克人,就像是相对于华夏的外番一样,和华夏不同的是,罗刹国和哥萨克的关系要紧密一些,经常雇佣哥萨克人作战,哥萨克人打起仗来凶狠无畏,是一头很好用的恶狼。而一旦罗刹国开始要扩张自己的地盘,他们就会半强迫半贿赂,恩威并施地将整个哥萨克人赶到更偏僻的地方去,接收已经被哥萨克人拾掇得差不多的新领土——这也算是宗主国对于外番的利用了,被哥萨克人梳理过一遍,领土上已经没多少能打的部落了,罗刹国想要把这些地方变成自己的贵族农庄,也会轻松许多。

    这种明目张胆的压榨,哥萨克人是心知肚明的,但他们也习以为常,甚至认为这很正常,因为弱肉强食本就是他们奉行的真理,并且,罗刹国也能给出足够的好处——哥萨克人虽然非常能打,但却没有多少生产能力,抢来这么多财宝,可不知怎么的,部落却还总是挨饿,能吃饱日子的时候不多,有时候得向罗刹国买粮,包括他们用来镇压和勒索乌拉尔山以东部落的武器——那些□□,也是罗刹国卖给他们的,他们自己造不了。等到北海的要塞造起来,还得问罗刹国买砲呢,不然,他们凭什么保持对布里亚特鞑靼的心理和武力优势呢?

    “命和拳头就是我们的武器,只要出得起价钱,我们为谁办事不是办事?北海的鞑靼出不起价钱,穷得叮当响,和羊睡一个铺盖取暖,等北海的要塞建好,他们就只能给罗刹人缴税,但你们不一样,你们这些华夏人——”

    艾放羊的表情已经说明一切了:有钱啊,太有钱了!他打从心底所表现出的那种羡慕和眼馋,让人看了都忍不住多给他供点白馒头,这必须是经年累月的饥饿和窘迫才能够培养出的渴望,“你们吃得恐怕要比罗刹的皇族都好,还有你们的房子——这么的暖和,多浪费啊!就前些天那样的天气,刚开始下雪的话,在我们哥萨克的部落里,大家搂只狗,发发抖也就过去了,在白天我们甚至都不生炉子!你们却要把整面墙烧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