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有的也畏惧探查报复,去外地躲避了?又或者是更加玄异诡谲的鬼神之事?因为探子回报,村子里还有一些死狗,倒卧村里一户人家附近,这些死狗没有什么伤处,但看起来死了也有好些天了,似乎还合得上兵丁们失踪的日子。

    越想越有点儿瘆人了,如今城外谣言四起,一片兵荒马乱,全百户也不可能继续探查此事的真相,只得暂且按下不管,叫那探子退下,自己这里忍着心疼,从拿的那笔银钱里拨了两成出来,叫他自己的亲信分头送给这一帮兵丁的家人,道,“你瞧着给,就说他们出去征兵,遇到青渠村的刁民,眼下音信全无,还得再过几个月才能报阵亡,抚恤银子,少说也要明年才能下来,这些钱且先拿去花销——让他们都老实的,否则,别说抚恤银子了,把他们算成逃兵,还要治他们的罪!”

    他也知道,亲兵过手总要吞没一些的,不过在全百户这里,只要无人来左护卫闹事,他也就无关痛痒了,眼下该犯愁的是城郊村子抓不到壮丁了,该怎么交差——如今这三千守军,想要把锦官城防守得固若金汤那是不能够的,很多粗活必须要辅兵帮忙,而且,城郊村落也是军饷的一大来源,现在城外村子都在往外跑,今年的秋粮征发注定是不会顺利的,他也得向上汇报,指望上头想辙来解决几个月后的困难。

    该向谁汇报呢?全百户有点儿拿不准了:他们左护卫平时非常不起眼,除了出人去做杂役、帮忙跑腿之外,在城中实在无足轻重,权柄几乎于无,顶上的婆婆倒是一大堆,谁都能来管一管,权责非常的模糊。也是锦官城这里是藩王封地,所以特别复杂一些——锦官城实际上分为三个治所,一个是蜀王府,一个是华阳县,还有一个则是庆符府。

    这三个治所,各有自己的一套班子,再往上还有川蜀布政使——这就又是川蜀的特别之处了,在三峡之外,很多时候为了便于管理协调,朝廷会把两个布政使道结合在一起,设立督抚,实际上督抚才是两道的最高行政长官,但川蜀僻处一隅,占地广阔,倘若再并了另一道,那简直就是裂土封王了,因此川蜀并没有督抚,最高的行政长官是布政使,布政司衙门设在锦官城华阳县治下,这就又是另一套班子了。

    锦官城虽大,却有四套班子,这还不算朝廷派来的镇守太监,说起来的话,锦官城内是五龙斗法,比三国志还要多了两方势力。也就造成了不论做什么什么事儿,这五方势力都很难统一,彼此纵横捭阖,时而合在一起对付你,时而又翻脸成仇,和第三方统一来对付他,底下的官员无所适从,逐渐人浮于事,宁可不做,把事权让渡给这五套班子,自己是能躲懒就躲懒,从不想着抢功,所有的心思都花在诿过上了。

    就这样争吵不休的地方,说来还真让人生气——日子却一向是十分富庶的,百姓安乐,官儿们的日子也好过。细究原因,无非就是锦官城这里得天独厚,尽得都江堰水利,自古以来风调雨顺,少有受灾,膏腴之地连年收成丰足,因此,哪怕官员们任事不做,成天不务正业,民间却依旧欣欣向荣。

    久而久之,锦官城这里的官员也十分懈怠,都被养出了懒病,安逸十足的度日,除了都江堰水利是五方都盯得很牢,不许出岔子之外,其余的公务,能糊弄就糊弄,自以为如此太平的日子,可以永远过下去,竟有点儿夜郎自大、坐井观天的性子出来了,哪怕买活军陈兵三峡之外,城里众人慌张,其实也并不真的觉得锦官城会真的被打下来,甚至就连夔门,他们也并不真的觉得会失手,要说理由,也拿不出来,但就是发自内心的如此坚信,而且这样的自信,还不是一人两人,竟是从上到下一以贯之,因此,在战事临头时,大官小官还变着法子捞钱,也可谓是一大奇闻了。

    全百户这里,他不过是一介武夫,对于买活军,只知道奢侈仙器,别的事情,压根就不愿多去了解,只要不耽搁他抽烟推马吊喝酒,买活军便是上天入地,又与他何干?也是直到今日,青渠村发生了如此诡异难解的事件,才略略把他从麻木中刺醒了过来,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