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福晋),选择也是很充裕的。

    要是受宠,生了孩子,老姑父死了以后,可以跟着孩子过,要是不受宠,黄贝勒去世之后,也可以回娘家改嫁,或者是被黄贝勒之子收继,总之,只要娘家势力还在,她们都是有选择的,所以鞑靼贵女出嫁之后也非常关心娘家,这份关心,要一直持续到她们自己的儿子长大了,才会稍微褪色。

    至于说年纪的差别,姑父是否喜欢自己……这都是最不重要的东西,鞑靼人自小接触到的,就是完全割裂的家庭体系,她们已经非常习惯这种结构了:女人一辈子可以嫁很多男人,但不会同时拥有很多个,而男人呢,能力强的人会拥有很多女人,身份相当的妻子们,还有数不尽的地位低下的女奴——通常来说,女奴总是要比妻子们漂亮,男人们经常在她们身上打发时间门,但这些女奴的孩子,永远也不能和妻子们的孩子相提并论,就连男人也不会给予一样的待遇。

    他们没有资格继承财产,甚至有些时候会被视为是正妻孩子们的奴隶……他们的婚配是完全没有价值的,从小过的生活,和正妻的孩子也无法相比,瓶子也有很多这样的庶出兄弟姐妹,但是,对外的亲戚往来之中,一家人的孩子就只有母亲博礼所出的几兄妹,以及同时被娶来的,博礼的侄女,也就是瓶子的堂姐所出的乌云其其格。

    这些兄弟姐妹在瓶子的生活中留下的痕迹也很少,他们中有一些人成了哥哥吴克善的管事,另一些人则嫁给了小首领、牧民,甚至是去建州从军……对于父亲留下的草场,他们是一寸土地都没有资格继承的。

    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对于男人的宠爱,鞑靼女人就显得宽宏大量,很少放在心上了,她们是不会少了和丈夫同寝的机会的,因为她们的婚姻带有强烈的政治结盟意味,懂事的男人,也会知道要在她们身上使力气,多生一些儿子,联盟才会稳固,婚事才有意义。

    除此之外,比起是否情投意合、专宠一房,她们更看重于两个人的日子是否能一起过得下去,遇事能不能商量着办……当然,还有就是在丈夫的正妻之间门,自己的地位如何,妻子们即便争斗,也是和同一地位的正妻一起,争夺的是丈夫给予的权力,当然还有自己儿子的继承权,绝不会多看女奴一眼。

    至于男人们的真爱是谁——这是个让人莫名其妙的问题,因为鞑靼贵女大概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真爱这个概念,也并不认为真爱就只有一人的,对于丈夫在诸多正妻之中,是否最爱某一人,她们也压根就不在乎。正妻的地位,和丈夫的宠爱关系实在不是太大,出身首先就是第一道门槛,娘家有地位,才能做正妻,娘家地位最高,和夫家的关系最密切的那批正妻,才能竞争大福晋的地位。

    就像是如今建州的大妃,她首先必须是大部落的贵女,才能以正妻身份入宫,又生了儿子,才算是站稳了脚跟,最后还要有能力,能够管得好后宫,运气又好,才能在娘家败落,自己被休弃后重返大妃之位,但即便如此,如果老汗再娶了科尔沁的福晋,大妃的地位也会在瞬间门就岌岌可危。没了娘家做底气,儿子也不比哥哥们有权势,就是现在,她的大妃也当得不是很安稳……

    再说姑姑这里,瓶子听母亲和哥哥议论过多次,黄福晋的大福晋地位,就完全不是因为宠爱而来,毫无疑问,在前后三任大福晋中,姑父相对最宠爱的应该是第二任大福晋乌拉那拉氏,他的第一任妻子早逝,而且没有站下的孩子,去世之后,姑父便把小妻子乌拉那拉氏扶正,那时候乌拉那拉的势力还很强劲,乌拉那拉氏也给姑父生了好几个孩子。

    可好景不长,很快,乌拉那拉氏得罪了老汗,便被征讨求饶,成为了建州的附庸,乌拉那拉氏一家的地位,已经完全无法和姑姑哲哲相比,就在姑姑进门后不久,大汗说她心情傲慢,勒令姑父把她休回娘家,就这样,娘家更有底气的姑姑哲哲成为了大福晋,她和姑父的感情如何呢?是否能说,比起乌拉那拉氏,姑父就更爱她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