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低价卖给本族的商人,就是因为曾经上当受骗过,有过血的教训。谁不知道南边的生活好,安逸富饶,可脑子简单的人,对去南边也有重重顾虑,相比起来,跟随语言完全相通的本族人,去卫拉特发展,反倒是更好接受一些。

    当然,物质上是不如的,可至少没那么危险啊——听说南边连男女之间的事情,都管得厉害,有一种叫做仙人跳的可怕套路,就坑过建州使团的熊瞎子——熊瞎子吃了个大亏,被判苦役五年,他的故事早已传回建州,也让仙人跳这东西进入了建州人的脑海。

    想想看,那种暗门子,就像是很多时候路过部落时,给点礼物就来陪客的鞑靼牧民老婆一样,本来是非常自然默契的事情,钱也给了,可完事后突然间翻脸要百倍的价格,不给就去告官,说自己被强迫,要判熊瞎子砍头!要不是熊瞎子大声为自己辩解,说不定就真没命了,到后来才知道,原来在买地,男女间要没有成亲,做那事儿前还要签自愿协议的,老客都是门清的!

    那暗门子也是起了心了,欺负他不懂,故意来讹诈。到末了,暗门子一帮人去苦役了,可熊瞎子虽是被陷害,却也苦役五年——在买地,皮肉买卖,买方卖方都是要送去苦役的重罪!不是给钱了就没问题的!

    想想看,这要是去了买地,光是男女上的事情,就藏着多少坑那!再则来说,建州也好,鞑靼也罢,凡是游牧民族,风气奔放自由,在男女之事上限制很少,有本事的人娶多房妻子是司空见惯,还有什么收继婚、抢掠婚……早就习惯了这种爱和谁睡和谁睡的氛围,去到买地,就好像整个人被塞进硬壳子里,浑身难受,就算是吃得好、用得好,活得不舒坦,浑身被绳子绑着,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真要是循规蹈矩的老实人,又或者是脑子好用的秀才,能把这些道道盘清楚,那去南边可是去享福了,这一点,大家都是承认的。也有很多谨慎小心的女金人,静悄悄地去大贝勒那里挂了号,只是做得隐秘,不显山不露水,多是家里的老人出面,年轻人不表态——怕被看做是孬种,这些人,数量不少,却非常的低调,他们是做好了去买地低着头做人的准备的。

    至于其余血性还在,还想拼杀上阵,又受不了束缚的人,真别去买地,尽管跟着四贝勒出头闯荡去!这样的说法,渐渐地就形成风潮了,让黄贝勒手底下挂号的兵马日益增多,而海西女金也有不少人投奔了过来,这是不愿回海西,想去卫拉特看看,图个欧罗巴做盼头的年轻人——海西真不是什么好地方,太冷,人也少,日子一眼看得到头,漠西就不一样了,那里也是群雄并起、风云起伏之地,有本事的人,多少都能有一番作为的。去了买地以后,他们还能上阵拼杀吗?希望是真不大了,买地挑兵很严格,这批人的文化课十有八九都是通不过的。

    这些人是看到了去卫拉特的好处,还有一些黄贝勒的铁杆,本就是忠心耿耿,黄贝勒去哪里,他们都矢志跟随的,这些人现在的士气也更加高涨了,很明显,虽然不管去哪儿都跟随,他们也还是更愿去近一些的卫拉特。

    “到时候,东边有科尔沁老朋友,北边有二贝勒、三贝勒互相帮助,不十几年,建州就又成了声势,没准地盘还比现在更大呢!”

    这话倒是不假,卫拉特距离通古斯并不远,就在布里亚特附近,和卫拉特北部也是接壤的——卫拉特真不小,总之,几部如果能互相扶持的话,还真能很快崛起一股大势力,草原上,势力的崛起很迅速,外来人也能很快立威,成为其余部落的领导者,譬如现在的卫拉特汗,他所在的和硕特部,其实就是从喀尔喀迁徙到卫拉特来的。

    这么看,建州的前景并不算是晦暗到底,这是很让人振奋的事情,当然了,也不能说是完全光明,和希望一起来的,还有不少烦恼。譬如说这波最后出征的士兵,他们的粮草就需要问买活军买,而买活军卖多少,按照黄贝勒的说法,“这就要看我们中有多少人被认为是华夏的百姓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